政府信息公开 规章库

广州市荔湾区人民政府南源街道办事处政府信息公开

索引号: 114401030074845621/2025-00001 分类:
发布机构: 广州市荔湾区人民政府南源街道办事处 成文日期: 2025-01-23
名称: 广州市荔湾区人民政府南源街道办事处关于2024年度法治政府建设情况的报告
文号: 发布日期: 2025-01-23
主题词:
【打印】 【字体:    

广州市荔湾区人民政府南源街道办事处关于2024年度法治政府建设情况的报告

发布日期:2025-01-23  浏览次数:-

  2024年,南源街道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不断夯实基层法治基础,助推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电业社区于2024年1月获评民主法治示范社区,市检查组实地考核予以充分肯定。

  一、 2024年法治政府建设工作主要举措和成效

  (一)不断加强党对全面依法治区工作的领导。

  一是强化法治工作组织保障。街道党政主要负责人贯彻落实《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规定》《广东省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实施细则》,切实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大力推进法治街道建设,为街道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强的法治保障。始终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法治学习的首要政治任务,把学习宪法法律和党内法规列入党工委中心组年度学习计划和干部学习计划。2024年,街道召开法治建设相关第一议题学习1次,党工委会研究1次,行政会议研究1次。二是强化干部法治学习。领导班子带头学习宪法、民法典等法律法规,并带动干部职工共同学法。积极组织全体工作人员参加学法考试,优秀率达100%,于7月5日举办党章党规党纪教育培训班,面向南源街道全体在编干部、各社区居委会主任开展专题辅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关于法治建设重大部署,8月组织召开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专题培训班。三是优化法治考评机制。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情况通过广州市荔湾区人民政府门户网站向社会公开,接受人民群众监督,今年完成政务公开7件。

  (二)推动法治政府建设再上台阶。

  一是落实重大行政决策程序制度。坚持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开展工作,全面落实街道法律顾问制度,发挥法律顾问参与重大决策和规范性文件起草论证、处置涉法涉诉案件等方面的职责作用。今年为妥善解决广弘废旧铁路临摆点存续问题,街道积极征求法律顾问意见,依法按时取消临摆点委托管理企业管理权限,有力推动历史遗留问题的化解。二是切实提升行政执法质量。梳理形成南源街道行政执法领域的突出问题清单,具体包括执行会审制度不到位、执法行为不规范、执法文书不严谨等问题,针对性开展专项整治和监督行动。目前,我街道2024年行政执法领域突出问题清单均已完成整改。严格执行街道行政执法公示、行政执法全过程记录、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三项制度”,配备专职法制审核人员1名,行政执法人员均已通过执法资格考试,组织参加专项培训课程累计20余次;2024年,我街道案件评审委员会举办会审会议32次,过案32宗,共制作会审记录32份。三是加强行政复议行政应诉工作。积极配合法院、检察院行使职权,支持人民法院依法受理和审理行政案件,2024年行政复议案件1例,办复率100%,街道办事处主任积极配合出庭应诉。四是加强行政权力制约监督。南源街道纪工委全面履行监督责任,实现谈心谈话全覆盖,结合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服务管理、市场消防安全专项整治等重点领域开展监督检查50余次。

  (三)全面推进公正司法。

  一是完善“共享法庭”运行机制。贯彻落实《推进荔湾“共享法庭”建设深化法官、检察官联系街道工作机制的方案》,持续深化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二是优化矛盾调解机制。依托街道综治中心平台,推动各科室部门和派出所、司法所、市场监管所等单位联动,组织社区、网格、楼宇小组发挥“哨点”功能,2024年,街道共受理信访案件208宗,已办结193宗,办结率92.79%。三是提升司法工作效能。依托网格化治理,2024年,我街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办理通过率为99.1%,考核排名在全区街道排名第1,充分起到源头预防与前端排查的作用,积极落实早发现、早介入、早解决的“三早”依法调处模式。

  (四)推进社会治理法治化。

  一是加大全民普法力度。结合国家安全教育日、“12·4”国家宪法日等重要时间节点开展“民法典宣传暨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主题普法宣传、“法治南源·法治直通车”、社区律师专题讲座、户外法治宣传咨询活动50余次。积极开展“政务开放 你我同行”主题“政府开放周”活动,有效拉近政民互动,拓宽公众参与渠道,推进阳光、透明、开放、服务型政府建设,提高群众遵法、守法、找法、靠法的意识和能力。二是建设现代公共法律服务体系。落实“一所一品牌”工作,为我街老年人对象提供便捷的法律服务,推动基层司法行政法治化、制度化、规范化建设。三是深化新时代“枫桥经验”荔湾实践。落实每周四街领导接访日活动,运用“访调对接”机制,对适合调处的信访事项适时召开疑难复杂信访事项协调会,培育社区调解人员队伍,综合运用法律、政策、行政等手段进行调解,2024年,街道组织召开协调会50余场,解决群众诉求30余个。

  二、存在问题

  一是长效执法难。在执法过程中,针对个别突出和反复出现的问题,如偷倒余泥、垃圾分类不充分、燃气瓶储存不规范等乱象长效管理困难,管理处罚机制有待提升。

  二是法治队伍建设仍需加强。运用法律的思维和方法推动工作的惯性和敏锐度不足,法治观念、法治意识待增强。法律专业人员不足,行政执法队伍的业务水平和素质待提高,对普法工作思想还不够重视,法制学习主动性、自觉性不够。  

  三是政府治理信息化与法治化深度融合程度有待进一步提升。整体资源共享、信息互通的工作格局还未形成,特别是乱搭建、违法建设治理等工作未能充分发挥部门协同机制和网格化管理效能,导致针对城市管理问题的快速发现与处置能力不足。

  四是法治宣传工作仍需增强。运用新技术开展法治宣传的针对性还有不足,普法宣传方式创新度不够,教育对象还需进一步拓展。

  三、下一步计划

  (一)推动多元共治,提升基层执法效能。加强与其他职能部门、社区、企业等多元主体的沟通与合作,共同构建社会共治、源头治理的执法工作格局。通过定期组织联席会议、开展联合执法行动等方式,形成工作合力,共同解决执法难题。积极引导社会公众参与执法监督,拓宽监督渠道,提高执法工作的透明度和公信力。

  (二)强化队伍建设,切实提高依法履职能力。全面落实工作人员学法用法制度,提高政府依法决策水平。针对执法队伍,定期组织法律法规知识讲座、案例分析研讨会及模拟执法演练,进一步提升执法人员的法律素养、业务能力和应急处理水平。

  (三)提升普法实效,广泛深入开展法治宣传。结合全民国家安全日、宪法日、宪法宣传周等特殊节点,部署开展普法、禁毒等工作。加强各类法律知识的学习宣传,用最新的法律规定来武装头脑,丰富宣传载体,突出需求导向,开展精准宣传,切实增强群众法治满意度和获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