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区政务数据局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以党史学习教育为动力,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为契机,全面贯彻落实上级关于法治建设的重大决策部署,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较好地完成了全年法治建设各项工作任务。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2021年度推动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举措
(一)加强组织领导,切实推进法治建设工作。为切实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我局成立了依法行政工作领导小组,由局长担任组长,分管领导担任副组长,依法行政工作领导小组设在办公室,由科室和中心负责配合落实法治政府建设各项工作。在局党组会议研究部署2021年度法治及普法工作计划、组织学习贯彻各项最新政策法规。坚持“第一议题制度”,在局内会议上及时传达上级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确保相关会议精神传达到位。在全局营造浓厚的法治文化氛围,充分发挥好法治教育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作用。
(二)全面开展政务公开工作。一是指导各单位做好信息公开与信息推送。截至12月31日,全区各单位向市门户网站推送本区政务信息84篇,政务联播53篇,政策解读20份;公开热点回应1件;其他信息3篇、政府工作报告1篇、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1篇、网站工作年度报表1篇;数据发布4篇。二是做好舆情管理与留言回复办理工作。按时办理市转办的《省长留言》与网站留言的回复工作,截至12月31日,全区共收到上级转来省长留言办理件5件、网站留言6件,均已按时办结。三是依法做好区政府信息公开申请办理工作。截至12月31日,共收到政府信息公开申请36件,均在法定时限内答复。
(三)深化简政放权工作。一是深化电子证照应用,与市电子证照库对接,实现454个政务服务事项关联使用电子证照。通过应用居民身份证、营业执照等203种电子证照,由原来应提交3111份材料,减少到2155份,少报率为30.7%。二是开展“减材料、做实事、省心办”专项行动,组织电子证照应用培训,指导各部门在省事项管理系统实施清单中对未关联电子证照的申请材料做好关联工作,并及时核对修改完善办事指南。三是做好行政权利下放及延伸工作,成立专项工作小组,制作工作指引,牵头指导部门做好事项认领、权责清单编制、办事指南更新,已完成187项由市级行政权力调整为区实施的事项动态调整工作,2597项取消和重心下移市级行政权力事项动态调整工作。四是推进工程建设项目联合办理工作,把住建局、规划资源局、农水局等12个部门70个事项整合为42个阶段联合办理,截至12月31日,共办理工程建设项目联合审批业务1099件。
(三)优化政务服务质量。一是围绕高效处置“一件事”目标,深化各应用主题建设,扎实开展区内“一件事”事项清单梳理工作,顺利启动区综合政务服务平台建设项目,完成“一件事”平台部署,为推进“一件事一次办”提供信息化系统支撑,已在省政务服务网上上线100多个“一件事”主题事项。二是上线“穗好办”荔湾专区,分企业、个人及不同主题,完成100多个“穗好办”事项梳理,推动更多政务服务和外部服务事项进驻“穗好办”移动端,多渠道加强对“粤省事”小程序,“穗好办”APP等移动程序的宣传力度。三是梳理高频使用、操作性强的“跨城通办”的事项清单,增加更多跨市通办业务与“跨城通办”服务事项种类,扩大“跨城通办”服务范围,现已完成1000多项事项的梳理工作。四是积极推进适老化服务,保留前端线下服务,优化后端办理流程,提供现场咨询、指引等便利化服务,丰富老年人办事渠道。推出健康防疫核验平台,改造政务大厅取号机,打通健康防疫核验平台检验与大厅取号过程,刷证、健康码检验、大厅取号实现同步,切实提高老年人办事体验感和获得感。五是根据我区产业布局、园区特色有针对性地建立政务服务域,为园区企业提供“不出园区,即可办事”的零跑动服务。目前,我区已建立大坦沙境新国际健康城、广州国际医药港和岭南V谷-广州国际智能科技园、彩虹科创园4个园区政务服务域。
(四)着力推进“数字政府”改革建设。一是印发《荔湾区数字政府改革建设2021年工作要点》《荔湾区政务信息化总体规划(2021-2023年)》制度文件2份,完成《荔湾区政务信息化管理服务项目(2021-2023)》和《荔湾区政务信息化项目管理系统建设项目》的立项工作,推动“数字政府”改革建设工作更加规范化、标准化。二是完成协同办公平台管理及维护服务和新的综合办公自动化系统建设项目招标,现进入实施建设阶段的相关工作,开展全区各部门建设需求调研,全力推进全区办公自动化系统建设与安全稳定运行。三是完成我区政务信息系统普查工作,组织全区开展公共数据资源与政务新基建应用场景需求梳理工作,形成我区的公共数据资源开发利用应用场景和政务信息化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应用场景的现状、需求与建议。
(五)构建数据循环良性局面。一是以荔湾“数字一张图”为基础,采用“1+3+6”模式打造涵盖党建引领等6大板块的“呼应”平台,该平台现已汇集来自省市的329个库表共存储数据13亿条,形成可利用数据共8亿余条,推送到各职能部门和街道共享数据1亿多条,为搭建“穗智管”区级城市运行中枢提供了坚实的数据基础。二是梳理、汇聚“穗智管”标准屏相关数据,并将党员、党组织、双报道、区效能处理时长等已汇聚完成的数据全部推送至市前置机,现已收集和梳理全区概况、视频监控、经济发展、营商环境、民生保障等内容的70余项数据,并完成了对应前置机推送与标准屏上屏展示工作,实现了市、区两级数据汇通和共享。三是疫情期间,积极主动打通数据信息壁垒,向上级部门申请多个相关库表数据,为抗疫提供基础数据支撑。截至12月31日,我局的四标四实数据平台是广东省本半年数据申请量排名第一的业务系统,疫情期间共申请共享到的数据包括广东省新冠病毒检测信息数据1.175亿条、广东省新冠疫苗接种数据2700万条、全市户籍人口数据1026万条、标准地址库数据2368万条、全市流动人口数据3008万条。协助市场监管部门、公安部门、疾控部门、各街道和社区处理的数据近千万余条,经与数据平台核酸总数、四标四实标准地址库比对后为相关职能部门和街道输出的数据近两千万余条。
(六)充分发挥12345热线平台阵地作用。一是加强统筹部署,启动全员办单派单模式。及时组织区内相关单位召开专题工作会议,通报热线工作情况,梳理重点、难点,研究工作措施,狠抓热线工作落实。开启“全员办单”模式,对涉及疫情的工单采取即时转办处置。二是建立部门、媒体联动机制,及时梳理疫情政策法规。加强与区属相关单位及各媒体平台的联动,及时收集和梳理群众关切的疫情政策法规等资讯,形成我区防疫工作知识点,加强与市12345热线中心沟通,争取市级部门的支持,通过上传知识点到热线平台的方式,供市热线话务部门及时解答群众,让群众第一时间获取最新信息,缓解群众焦虑情绪。疫情期间,为医疗流调组提供“发热、发烧、体温异常”等线索,提高重点人员甄别效率;为区物资保障组及时反馈物资类工单的统计分析情况,让实施物资保障服务更加精准;为社区防控组提供重点区域的疫情数据,让社区管控措施更快更严更实。三是持续输出舆论线索分析,为精准施策提供支持。为高效处置市民群众的诉求,先后制定了《新冠肺炎疫情每日12345热线工单简况》《新冠肺炎疫情类热线工单汇总》等,且根据突发疫情不同时期的不同特点,适时作相应调整,有侧重点地提供舆论线索和分析研判服务,供相关区领导作决策支持。在疫情初期,面对工单量剧增的情况,通过每天从工单量排名前10名的单位工单中,分析研判市民反映的热点问题,形成《新冠肺炎疫情每日12345热线工单简况》供相关区领导研判;在封控、封闭政策发布后,根据区各疫情专项工作组的职能职责,对涉及疫情的工单进行分类分析,形成《新冠肺炎疫情类热线工单汇总》报各工作组的牵头部门,供其掌握研判,促进精准处置市民诉求;在南片地区解封后,迅速围绕复工复产这个中心工作,对工单中各类涉及复工复产的问题作专项统计分析,助力我区制定出台疫情暖企纾困政策,为我区企业纾解困难、减轻负担。
二、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情况
2021年,局党组书记认真履行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责任,推进法治建设各项工作。一是带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坚持以身作则、以上率下,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全面依法治国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自觉用习近平法治思想引领全局普法工作并及时在党组中心组学习会议上传达学习,自觉与党中央在思想上政治上保持高度一致。组织开展学法考试,切实做到尊法守法,努力把法治精神融入到工作中,切实提高依法办事的能力。二是严格依法依规决策。局党组定期听取法治建设相关工作的汇报,并将法治建设纳入年度工作计划,进一步完善和落实“三重一大”事项决策程序,明确决策的合法性审查以及项目的全流程监理,保证单位内部重大决策依法依规进行。形成民主议事和监督管理机制,营造勤政廉洁、团结协作的办事氛围。
三、2022年工作计划
一是续认真贯彻省、市全面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有关精神,落实区全面推进法治政府建设有关要求。
二是抓好普法宣传教育,严格按照“八五”普法规划,继续做好普法宣传教育工作,切实增强广大干部职工的法治意识。制定切实可行的学习宣传方案,进一步加大法律法规的学习宣传教育力度,提高干部职工的法律意识,力争宣传效果到位。
广州市荔湾区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
2022年3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