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长者助手
廉洁荔湾
当前位置: 首页   >  家风故事

2020年“幸福小康我的家 弘扬荔湾好家风”故事演说活动选手作品:魏思言《传承祖辈好家风 天道酬勤记心头》

发布时间:2021-03-16 10:59 信息来源:广州市纪委监委
浏览量:- 浏览字号:

《传承祖辈好家风 天道酬勤记心头》

        我的家乡在江西广昌县一个偏僻的小山村,那里是全国闻名的白莲之乡。我的爷爷、奶奶和白莲打了一辈子交道,他们起早贪黑地劳作,用勤劳的双手把父亲5兄弟姐妹养育成人。现在,他们已经七十多岁了,依然在村里种了3亩莲子,养了一口鱼塘。每天天微亮,爷爷就去田里割草喂鱼,早餐后又下莲田照顾莲子去了;奶奶在家里煮饭洗衣,喂鸡喂鸭,还去附近的扇片厂做临时工。爸爸担心他们的身体,劝爷爷奶奶不要再干重活了。可爷爷总是说:“勤乃发家之本,趁现在身体还行,我多做一点就能为你减轻一点负担啊。”
       爷爷奶奶勤劳的品格深深地影响着爸爸。上世纪八十年代,农村娃想要改变“脸朝黄土背朝天”的命运,勤奋读书考上大学是唯一的出路。爸爸经常跟我分享他学生时代的故事——每天清晨他都要到河堤上放牛,他总是一边放牛,一边坐在河堤上勤奋苦读,有好几回看书过于投入,牛悄悄跑了也不知道,为此没少挨爷爷的骂。每年暑假,正是莲子丰收的时候,加工莲子便成了爸爸的“暑假作业”。说起“加工莲子”,可不是一件轻松的农活,先要到泥泞的田里把成熟的莲蓬摘回家,然后从莲蓬里将莲子一个一个掰出来,再剥壳、去膜、通心。这几年暑假,我回江西老家时,体验了几次加工莲子的农活,刚开始感到很有趣,时间一长,就觉得枯燥乏味,还让人腰酸背痛。可那时的爸爸为了挤出时间看书,别人用莲刀剥莲子壳,他直接用手指甲剥,还把书本放在膝盖上,边剥边看,一天下来,指甲都变成黑色的了。面对这样艰苦的环境,爸爸始终坚信“人生在勤”的道理。就是靠着这个“勤”字,他从小成绩优秀,顺利通过高考的独木桥,还在大学二年级时成为一名光荣的预备党员,毕业后,分配到广州荔湾区从事教育工作。爸爸对待教学工作勤勤恳恳,他曾多次被评为区教育系统优秀党员、广州市优秀教师;在2006年至2007年,他不畏环境艰苦,积极响应党中央的号召,到广西那坡县支教。在我眼里,爸爸就是一头“孺子牛”。
        父母长辈们的一言一行,是一种无言的教育,如春风化雨,根植于我心,伴随着我的成长。还记得前年我参加《诗词大会》比赛时的情景。班里高手如云,都想夺取到区里参赛的资格。可僧多粥少,参赛名额有限,老师让我们进行三轮淘汰赛,得分最高的五人获得比赛资格。第一轮、第二轮,我的表现都很糟糕,心情仿佛掉进了万丈深渊。同学们议论纷纷,都认为这回班长也要落选了。但我没有气馁,心里始终坚信“业精于勤”。在家,每天完成了作业,我就挑灯夜读古诗词,还时不时请求爸爸与我互动背诵古诗词;在校,我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时间,勤记古诗词。果然,苍天不负有心人,在第三轮比赛中,我以优异的表现征服了同学们,获得了参加区赛的入场券。并在2018年广州市小学语文诗词大会中,以出色的表现获得“荔湾区区级展示表现优秀奖”。

  通过勤奋学习,我也像爸爸那样,年年被评为学校“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今年还被评为 “荔湾区优秀学生”和“荔湾区优秀少先队员”。“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一张张奖状、一次次历练,让我深深懂得勤奋的意义。
       “天道酬勤”,我要牢牢记住这句话。从现在做起,从自己做起,勤学、修德、明辨、笃实,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自己的基本遵循,努力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创造自己精彩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