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长者助手
廉洁荔湾
当前位置: 首页   >  综合要闻

【廉政文苑】亦儒亦侠陈少白 亦中亦西塔影楼

发布时间:2021-01-19 11:02 信息来源:广州荔湾发布
浏览量:- 浏览字号:

  “日日凝妆珠海岸,经年憔悴深闭门。风光如许人何处,厌记江潮涨落痕。”

  诗中所述的因潮涨潮落,而在墙上留下高低水痕的便是那独对江影近百载的塔影楼,诗人正是塔影楼的主人——辛亥先驱陈少白。

  1919年为实现实业救国之志,陈少白购下联兴码头,建起塔影楼作为码头事务所。从此,塔影楼独对珠江晨昏,见证风云变革。

图片1.png

  建筑名片

  塔影楼位于广州荔湾区沿江西路36号,建于1919年,为陈少白在西堤联兴码头旁所建的联兴码头事务所,是他革命生涯和致力发展中国交通实业的见证。

  塔影楼坐南朝北,背临珠江,为四层西式洋楼,宽约14米,深约8米,占地面积约100平方米。其四面有窗,南北均有阳台,外观呈不规则状,东狭西宽,顶层建有丁字形的中式四檐滴水式建筑。2002年9月,塔影楼公布为广州市登记保护文物单位。

  今生矗立江畔的独特风景

  近20年间,塔影楼从一度沉寂到逐渐在羊城市民中耳熟能详:过去它因独特的建筑特色被称为“鬼楼”;2001年,珠江两岸景观进行大规模整治,塔影楼的去留曾引争议;2003年,因年代久远,受潮水涨退影响,塔影楼地基构造发生变化,向西北方大幅倾斜30多厘米,被戏称为“广州比萨斜塔”;现在,焕然一新的塔影楼转身为西餐厅,成为繁华江畔一道美丽景致。

  如今,步上人民桥的观景台,别致的塔影楼便映入眼帘:尽管一至四层是西式洋楼,塔影楼的天台却盖有一座中式的四檐滴水塔楼。

  走近细看,更会发现其四面外墙的面积、窗户位置、大小各异,且天台伸出承重墙外约一米,给人头重脚轻之感。

图片2.png

  荔湾区地志办顾问、原荔湾区人大城建工委主任潘广庆说:正因造型“鬼马”、亦中亦西,塔影楼旧时被老广称作“番鬼楼”,此为绰号“鬼楼”的来历。过去塔影楼紧邻江面,因江水倒影似塔,故名为塔影楼。

  1957年他登上塔影楼时,曾有幸得见楼内珍藏的孙中山浮雕。独对江影晨昏近百载,塔影楼藏着哪些历史云烟?

  前世实业救国的风云见证

  身为塔影楼的主人,陈少白(1869-1934)是孙中山的莫逆之交,追随孙中山三十余年,是孙中山唯一称为“吾弟”的人。

  1888年,陈少白以第一名考入广州格致书院。两年后经区凤墀介绍,陈少白结识了孙中山,并不顾父亲反对,转学到孙中山就读的学校,与孙中山结为兄弟。孙长三岁为兄,故革命党人尊孙中山为“国父”,而敬陈少白为“国叔”。“兄弟”二人常与尤列、杨鹤龄纵谈反清之志,时称反清“四大寇”。

图片3.png

  1893年,孙中山在广州西关开设东西药局,陈少白也辍学助其行医和进行革命活动。1895年初,陈少白参与创设兴中会,在孙中山领导的第一次反清武装起义失败后辗转多地,筹措革命经费;1899年奉孙中山之命创办《中国日报》,与保皇派论战,陈少白因此被称为“中国革命机关报之元祖”。

  辛亥革命后,陈少白任广东都督府外交司长。随着孙中山将临时大总统职位让给袁世凯,陈少白退出政坛,开始实业救国。

  1914年,他倡议打破外国垄断,自组粤航公司,赎买西濠口英商码头一座、轮船两艘,运营穗港航线。1918年一战末,英国高价收买旧轮,陈少白将船只卖给英国人,于1919年承买广州联兴街口一座码头,名曰“联兴码头”,并在码头旁建一楼宇作为事务所及居所,这便是塔影楼。

  历史付沧水,塔影永不移

  作为陈少白实业救国的见证,中西合璧的塔影楼与欧式风格的粤海关大楼斜斜相对。

图片4.png

  潘广庆表示:这或许寓意中国当时正努力摆脱国外势力的控制。塔影楼建成不久,因战后航运复兴,陈少白将码头出租给东、西安轮船公司,每月租金毫银三千元,成为孙中山革命经费的重要来源。

  1921年5月,孙中山重返广州就任非常大总统,聘陈少白为总统府顾问。1922年6月,陈炯明叛变,陈少白极力劝解失败,曾退居塔影楼治史撰文,当年8月9日还致函孙中山,嘱孙中山保重身体,并送万金,后回乡致力家乡建设。

  “溯革命远在七十二烈士之先,抛残几许头颅,却换得北海书楼,珠江塔影。”

  “会社结兴中,为问慕义联盟,今其余几?江楼存塔影,太息安居一老,天不愍遗。”

图片5.png

  1934年陈少白病逝,社会各界致送的挽联中不少提及塔影楼,可见塔影楼与中国近代革命史的关系之深。

  陈少白生前曾告诫子弟,勿凭其声誉入政界。投身实业,发展国家的经济,对国家也有实际效益。

  历史沧桑都付浪涛去,但先生之志如塔影永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