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条线路、17个点!一起走进荔湾“红色学堂”,感悟火红岁月,体验最纯西关味!
发布时间:2021-08-12 15:45
信息来源:广州荔湾发布
浏览量:-
浏览字号:
大
中
小
沦陷时期地下工作秘密基地
竟藏在西关民居里!
广州最早的郊区农会
竟隐藏在小学中?
芳村第一个党支部
在何处诞生?
这些红色景点,其实就在你家门口!近日,荔湾推出6条家门口红色学堂路线,涵盖区内17个红色景点。广州荔湾发布将分期为大家介绍红色学堂路线的概况,与各位一起体验“行走中的红色党课” ,了解“家门口的红色学堂”。
中共广东省临时委员会旧址
南委、粤北省委事件后,为适应广东抗战形势发展的需要,中共中央于1943年成立了中共广东省临时委员会,并在此地建立了秘密活动机关,开展革命活动。
今年7月,中共广东省临时委员会活动旧址完成了保护修缮。工程坚持“修旧如旧”的原则,最大程度保留了历史建筑原有布局和面貌,通过修补、打磨、加固及开模定制工艺工法,使青砖墙、花阶砖、木屏风、木制楼梯、三重大门、水泥花瓶栏杆等标志性元素“焕发新生”,重现中共广东省临时委员会活动旧址的光辉历程。
“广州农运不能忘掉谢家祠。”广州市市郊一区农会旧址——谢家祠,坐落于荔湾区芳村实验小学校园内,是广州市一级文物保护单位,广州起义史迹之一,历有“北有农讲所,南有谢家祠”之称。
1924年,农民运动蓬勃发展,早年曾参加辛亥革命的林宝宸,接受了共产党的农运思想,在彭湃、阮啸仙、周其鉴和罗绮园四位农运带头人的指导和帮助下,于1924年8月15日在芳村中市谢家祠南便祠成立了广州市郊第一区农民协会。
传统的灰塑龙船脊、醒目的金字架屋顶、平坦的红砖地面……如今的谢家祠不仅恢复了昔日面貌,还成为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谢家后人谢益文经常佩戴着红领巾,饱含深情地向参观的学生们讲述荔湾芳村的革命历史。
协同和机器厂旧址
(中共大涌口党支部旧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