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长者助手
廉洁荔湾
当前位置: 首页   >  综合要闻

【荔湾红色印记】 毋忘此日——沙基惨案

发布时间:2021-09-24 14:43 信息来源:荔湾党建
浏览量:- 浏览字号:

  荔湾区沿江西路人民桥东侧的江畔小广场上矗立着一座纪念碑,碑上镌刻着四个字——“毋忘此日”。它时刻警醒着我们,1925年6月23日,反对帝国主义暴行的烈士们就牺牲在这附近。

图片1.png

  1925年5月30日,震惊中外的五卅运动在上海爆发,并很快席卷全国。6月2日,广州各界群众举行大规模的反帝示威游行,声援五卅运动。6月上旬,中共广东区委指派邓中夏、黄平、杨殷、杨匏安、苏兆征组成“党团”,到香港组织罢工。在中共广东区委的领导和全国总工会的公开指导下,6月19日,香港的海员、电车、印务等工会首先宣布罢工。罢工工人不顾英帝国主义者的阻挠和威胁,先后约有20万人返回广东各地。震撼世界的省港大罢工,终于爆发。6月21日,广州沙面洋务工人和广州市内各洋行工人宣布总罢工。

  6月23日,香港罢工工人和广州市的工人、农民、学生、青年军人及其他群众10万余人,在广州东较场召开追悼大会,悼念死于五卅惨案的学生,会后举行游行示威。游行队伍按照工、农、学、商、军的顺序排列,沿途散发各种传单,高呼“打倒帝国主义”、“取消一切不平等条约”、“援助上海‘五卅’惨案”等口号。中共广东区委领导人陈延年、周恩来等参加了游行。下午2时40分,密集的游行队伍路过沙基西桥时,突然遭到沙面租界英国军警的排枪射击,停泊在白鹅潭的英、法军舰也开炮轰击,造成惨重伤亡。据不完全统计,在这次事件中有52人被打死,170余人受重伤,后来又有8名伤员伤重不治身亡,轻伤者不计其数。中共党员、国民党黄埔军校党军第一团第三营营长曹石泉牺牲。沙基惨案发生后,广州革命政府立即照会英、法等国提出抗议,并宣布同英国经济绝交,同时封锁出海口。事后,国民政府决定为烈士举行隆重国葬。并于1925年惨案发生后将“沙基”改名为“六二三路”。

  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毋忘此日”不仅仅是为了记忆,中华民族今天的富强离不开先行者的义无反顾,这是一种精神的传承,是一种信仰的延续,是对一种真理的执着追寻,更是对后来者的一种鞭策。

图片2.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