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荔湾区在“绿”字上精准发力,在“长”字上履职尽责。下好“生态棋”,厚植“绿底色”。荔湾区持续推深做实林长制,不断筑牢荔湾绿色生态屏障。圆满完成2023年度全面推行林长制和绿美荔湾生态建设区级考核工作,花地街道、多宝街道、沙面街道、白鹤洞街道、中南街道、石围街道以优异成绩获评“优秀”等次共6个,良好13个,合格3个。
在林长制工作激励做法方面,出台林长制工作激励制度,并强化考核结果运用,对考核结果为优秀的6条街道给予林长制工作激励经费共21万元,督促各级林长履职尽责,为推进落实林长制和绿美广东生态建设提供了有力的组织领导保障。
在护绿员管理做法方面,出台相关护绿员管理办法,依托“广州市智慧林长管理平台”APP,增加物业管理和非物业管理区域分析,开发荔湾区古树名木管养网格,在“广州林长”移动端中增加古树名木信息维护功能,实现全区古树名木巡护智能化,监督护绿员和各级林长履职情况。
在国土绿化方面,花地街道积极组织植树节义务植树活动,优先使用乡土树种,2023年累计植树180株,大大提升全民义务植树尽责率;通过政府采购平台向具有绿化管理资质的公司进行管理服务采购,提高辖内公共空间树木的日常管养水平,为居民提供更良好的生活环境。
在深化源头治理方面,多宝街道积极组织协调解决丛桂、恒宝、御景社区树木损害问题,解决丛桂西街44-50号居民大院内危墙飞榕问题,并修葺破损残旧墙体,为居民消除遮光蔽日和墙体倒覆的安全隐患。
在古树名木保护方面,沙面街道完善沙面古树名木养护方案,制定沙面街道恶劣气候下古树应急预案,沙面古树公园被认定为广州市古树公园;沙面岛的公园绿地服务半径覆盖能力指标位居全区前列。
在新增城市绿地方面上,白鹤洞街道积极推进广钢公园首开区建设,组织植树节义务植树活动,优先使用乡土树种,2023年累计植树256株,大大提升全民义务植树尽责率。
在探索“林长+”方面上,中南街道构建“林长+”机制,联合河长开展巡护,并构建“林长+团委”机制,开展一系列活动,营造爱绿护绿兴绿的良好氛围。
在口袋公园建设方面上,石围塘街道充分利用街角边,挖潜增绿,完成珠江桥下口袋公园和立体绿化500平方米,实现“300米见绿”的目标,群众“绿色获得感”“生态幸福感”不断增强。
在探索社会参与监督方面,西村街道创新推行“民间林长”体系队伍建设,设立“西关民间小林长”178名和“民间林长”224名,推动林长组织体系向纵深延伸。
从绿色保护到绿色文明、绿色发展, 荔湾区结合绿美工程,持续抓实绿美广东生态建设工作,以党建凝聚力量,让绿色成为荔湾区不变的鲜明底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