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荔湾区文联举办“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法治宣传讲座)
(图:广东四时律师事务所专职律师胡旭普授课)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深入开展“八五”法治宣传教育工作,围绕群众关注的文化遗产保护等问题,开展精准化的法治宣传教育,12月6日,荔湾区文联举办“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法治宣传讲座,邀请广东四时律师事务所专职律师胡旭普授课。荔湾区文联机关干部职工、各文艺协会负责人、会员代表共38人聆听了讲座。
在讲座中,胡旭普律师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地讲解辅导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国家工业遗产管理办法》《广州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的主要内容,从依法开展保护传承工作的重要意义、我国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法律体系、重点法律法规解读及典型案例分析三个方面进行宣讲和解读,帮助大家重点了解我国文化遗产概况、广州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体系和保护对象、非遗作品的著作权保护等知识点。
荔湾区现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86项,包括粤剧、“三雕一彩一绣”、西关礼饼、西关水菱角、西关正骨、西村窑等等,类目丰富多元,涉及技艺、医药、音乐、美术、体育、民间文学、民俗等诸多领域、多种类。各级各类非遗传承平台46个,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97名,各项指标在全市名列前茅。2024年10月,荔湾区非遗保护中心荣获非遗工作领域最高荣誉:“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先进集体”荣誉称号,是广东唯一入选的区县级单位。胡旭普律师结合荔湾区非遗保护事业高质量发展实践,解读《荔湾区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事业高质量发展扶持办法》《荔湾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项目管理办法》《荔湾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管理办法》的制定目的、适用范围和保护原则,引导全社会注重保护传统文化中艺术形象的再创作成果,扶持和培育老字号、非遗等业态,提高建筑使用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以良法善治守护好文化遗产。
本次讲座为文艺工作者增强文物保护法治意识、推进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传承、助力荔湾文艺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启迪和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