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结对提升座谈会现场)
近日,广州市荔湾区司法局与梅州市梅县区司法局开展为期三天的法治建设结对提升交流。双方通过座谈交流、签署协议、实地考察等形式,在法治建设领域达成多项重要共识,推动两地实现法治资源共享和制度创新,形成具有示范意义的区域法治协作成果。
一、交流互鉴,共创法治结对新篇章
2023年以来,荔湾区与梅县区开展多次法治建设结对提升交流活动,两地区委依法治区办公室通过开展实地调研、项目复制、业务互联等多种形式,初步建立了区级法治结对提升机制,并成立了全省首个“行政复议质效提升结对共建工作站”,取得显著成效。
今年4月,梅县区司法局积极响应广东省司法厅关于开展法治建设结对提升工作的部署,派出工作组赴荔湾区司法局开展调研交流。双方就全面依法治区各项工作充分交流研讨,业务骨干结合对方区情为对方精准把脉开方,以典型案例剖析、制度文件互鉴、难点问题会诊等方式,破解各项工作瓶颈,以“加法”联动实现“乘法”效应。双方共同表示,未来将进一步发挥各自地理位置、文化底蕴、制度机制建设等优势,用好结对提升平台,加强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携手推动两地法治建设向更高水平迈进,以高水平法治保障和促进广东“百千万工程”三年初见成效。
二、AI赋能,开启智慧普法新模式
近年来,随着荔湾区与梅县区对口协作机制不断深化,两地法治资源共享与创新实践的互动日益密切,在强化区域法治协同发展的同时,传统普法形式与群众个性化需求间的矛盾愈发显现。
今年初,两区司法行政部门先行研讨,逐步探寻出一条法治宣传数字化协同的路线。4月,双方正式签订AI普法宣传员合作项目。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区背景下,“AI普法宣传员”的共建,能够让智能技术成为两地法治惠民工程的数字化载体,充分发挥“云端普法先锋”作用,通过构建大数据分析与交互式普法场景,精准识别不同群体的法律需求并提供智能解决方案,有效化解两地基层普法供需错配难题,实现法治宣传效能与群众法治获得感的双提升。同时该项目还将成为荔湾区同湛江市赤坎区、清远市连州市开展交流合作的样板,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跨区域智慧普法成熟经验,为全省法治建设结对共建贡献“荔湾解法”。
三、实地走访,拓展法治实践新视野
跨区域实地走访是破除经验壁垒、激活创新思维的重要实践路径。4月,梅县区司法局调研组以沉浸式调研方式,先后深入到荔湾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白云区鹤龙街道基层治理示范点开展对标学习,实地考察桥中街道“三中心合一”平台运作机制,在永庆坊法治文化特色街区体验法治建设与西关文化的有机融合,并且实地考察了荔湾区行政复议中心和智慧矫正中心。调研组通过现场观摩、互动问答、场景体验等方式,全面了解了荔湾区在法治文化阵地建设、基层依法治理等方面的创新举措,并形成可转化经验,为梅县区加法治宣传阵地建设提供了样本,更为两地共建法治要素跨区域流动机制奠定了基础。
荔湾、梅县两地将以本次法治建设结对提升交流为新的起点,进一步深化法治合作,共同探寻新机遇、培育新优势、实现新突破,促进两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为区域协调发展和对口帮扶协作高质量发展贡献法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