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活动合照)
7月7日上午,文化公园第87期文园学堂如约而至与众多学员见面,本期主题为“非遗通草画研学”。
本次研学分现场参观、学习观摩和实操三大部分。现场参观环节在十三行博物馆内进行,通草画传承人颜康平老师带领学员们在通草画展区参观,介绍通草画十八、十九世纪时在“欧洲中国风”“广州一口通商”等历史背景下的形成发展及呈现的“亦中亦西”独特韵味。
之后的学习观摩环节在奕苑进行,颜老师以图文、视频、实物鉴赏和画法示范等形式,让学员们了解到什么是通脱木、通草纸的制作及如何制作通草纸工艺作品,而最让学员们感兴趣的是以电子显微镜去观察通草纸,学员们在镜头中能清楚看到:通草纸的制造工艺完整地保留了植物的细胞结构。作者通过特殊技法绘制通草画时,颜料镶嵌、附着到细胞腔和细胞壁上面,因此在阳光下通草画会呈现“宛如堆绣”的纹理质感。
随后,颜老师示范了在通草纸上描绘蝴蝶和花卉的上色步骤,学员们也开始动手绘制通草画书签。他们根据线稿的纹理,用不同颜色晕染不同的地方,并用清水毛笔推开颜色,每画一笔晕染一次,同时用水彩笔继续刻画花卉和动物的细节,使作品看起来更灵动。最后,学员们小心翼翼用剪刀把画好的通草画剪下来,用酒精胶粘贴在书签纸上,绑上吊穗,一个精美的通草画书签就完成了。
最后,颜康平老师为每位成功完成研学任务的学员颁发了亲笔签名的研学证书,并与学员们合影留念。学员们纷纷表示,通过本次研学活动,学习了解了通草画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历史故事,领略感受到了通草画的魅力。
非遗的传承离不开新生力量的加入,文化公园依托文园学堂平台宣传推广非遗文化,希望能在孩子们心中种下“保护非遗、传承非遗”的种子,在非遗和孩子间搭建更多的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