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巡河护河志愿服务活动)
(图:“擦拭光荣牌 传承红色魂”志愿服务活动)
(图:“擦拭光荣牌 传承红色魂”志愿服务活动)
(图:“擦拭光荣牌 传承红色魂”志愿服务活动)
(图:“红棉老兵故事会”宣讲志愿服务活动)
第62个学雷锋纪念日到来之际,白鹤洞街道团工委、退役站联合属地学校,以“传承雷锋精神 发扬志愿之光”为主线,启动2025年学雷锋志愿服务主题月活动。从巡河护河的“生态卫士”到擦拭光荣牌的“历史守护者”,从老兵课堂的“精神火种”到反诈宣传的“平安哨兵”,一场生动的文明实践在白鹤洞街道火热展开。红棉绽放的春日里,志愿红、橄榄绿与红领巾交相辉映,共同谱写新时代的雷锋故事。
碧水清流映初心,红棉老兵志愿者的绿色守护行动。春日的珠江支流畔,白鹤洞街道的河道边跃动着“志愿红”与“生态绿”。作为深化“志愿就在家门口”服务品牌的重要实践,白鹤洞街道将“红棉老兵”志愿服务队与生态环保行动深度融合,定期开展巡河护河志愿服务活动。河岸边,“红棉老兵”与青年志愿者们手持夹钳、垃圾袋,沿河岸展开“地毯式”巡查。“您看,随意丢弃的烟头会随着雨水冲入河道,最终影响整个水系的生态平衡。”志愿者小陈一边用长柄夹钳拾起石缝间的烟蒂,一边向驻足观看的居民科普环保知识。退役军人老周配合河长办要求详细记录着巡查的发现,这正是老兵们将部队作风融入志愿服务的生动体现。
街道退役站站长表示,通过“老兵+志愿者”的联动模式,既发挥了退役军人纪律性强、执行力高的优势,又带动了更多居民参与环保行动。如今,河畔散步的居民常自发加入清理队伍,孩子们也学会了用废旧塑料瓶制作简易水质监测器。珠江支流的碧波中,倒映着白鹤洞人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坚定践行。
擦亮光荣见传承,红领巾与光荣牌的时空对话,3月5日的春雨中,鹤园社区党群服务中心迎来了一群特殊的“清洁工”。真光中学附属培真小学的30名青年党员和少先队员们,在街道团工委的组织下,开启了“擦拭光荣牌 传承红色魂”志愿服务活动。当《学习雷锋好榜样》的童声合唱穿透雨幕,社区光荣墙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红色标语仿佛被注入了新的生命力。在鹤园东705室门前,五年级的小李踮着脚尖,用除尘棒仔细清理“光荣之家”牌的灰尘。“少先队员们,这是曾爷爷在部队时的照片”社区工作人员介绍到。少先队员们敬队礼,并将慰问品和亲手制作的蜡染画送给退役老兵曾爷爷。活动结束时,21面光荣牌
在春日阳光下重焕光彩。“孩子们擦亮的不仅是光荣牌,更是我们不能忘却的来时路。”街道团工委书记如是说。
铸就红色薪火,“1+10+N”思政课堂的育人新范式。在白鹤洞街道退役军人服务站,一张“红色地图”正徐徐铺展。街道团工委创新推出“1+10+N”红色育人计划,以街道党群服务中心为主阵地,串联10个社区和辖内中小学,打造“行走的思政课堂”。今年以来,“红棉老兵故事会”已举办5场,退役军人们用军旅故事为青少年补足精神之钙。
曼宁社区“红领巾学堂”上,退役军人家长老李用PPT讲述军旅故事,引发了孩子们的阵阵赞叹。街道少工委联合平安法治办,邀请退役军人“荣誉指导员”担任反诈宣传员,用军营智慧破解新型诈骗套路。志愿服务正在年轻一代心中扎根,街道团工委书记感慨“当孩子们把雷锋日记里的句子写进作文,当退役军人把军装绿染成志愿红,我们就知道,精神的火种已经燎原。”
春风吹过红棉盛放的白鹤洞,鲜红的木棉花瓣飘落在退役军人服务站门前的“学雷锋志愿服务岗”标牌上。这场跨越62年的精神接力,正通过创新实践焕发新生机。从守护河涌的绿色行动,到擦拭历史的光荣记忆,再到薪火相传的红色课堂,白鹤洞人用行动证明,雷锋精神从未走远,他早已融入城市血脉,化作新时代最动人的文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