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宝源学校发布“西关童谣传承行动计划”倡议)
(图:学生齐声合唱粤语童谣歌曲)
(图:播放童谣动画)
为弘扬西关文化,激发学生对本土文化的兴趣和自豪感,文化赋能“百千万工程”。3月24日上午,逢源街道马基涌社区公共卫生委员会联合乐贤坊小学宝源学校、逢源街道社工服务站、逢源街道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站在校园里举行“粤唱粤响亮·西关童谣进校园”启动仪式。
“落雨大,水浸街,阿哥担柴上街卖……”活动在经典西关童谣《落雨大》的悠扬旋律中拉开帷幕。现场大屏幕播放的童谣动画,将老西关的市井风情与童趣画面生动呈现,瞬间勾起了师生们对岭南文化的集体记忆。“我们期待每一位师生都能成为童谣的传唱人,让粤语走进课堂、融入社团,让童谣成为孩子们认识家乡、热爱家乡的窗口。”社区在职党员走进校园发出倡议,呼吁校园师生一起做西关童谣的传承者、本土文化的传播者、文化自信的践行者。随后,粤语文化专家以趣味互动的方式,带领学生用粤语诵读童谣《落雨大》,并讲解歌词中蕴含的民俗智慧,现场掌声与笑声交织,气氛热烈。
启动仪式上,学校正式发布“西关童谣传承行动计划”,提出三大倡议:一是以课堂为阵地,将童谣融入音乐课、社团活动及主题班会;二是以活动为纽带,举办童谣创作比赛、方言故事会;三是以社区为延伸,携手家庭与社会力量共筑文化传承网络。校方表示,未来将在校园处各项活动中融入西关童谣,并联合社区举办“童谣文化节”,让粤韵之声响彻西关街巷。“我哋齐齐唱,文化永流传!”启动结束后,各班主任老师带领学生齐声合唱粤语童谣歌曲。童谣声里,既有对旧时光的温情回望,更有对文化传承的庄重承诺。一位五年级学生兴奋地说:“原来童谣里藏着这么多有趣的故事!我要教弟弟用粤语唱《鸡公仔》!”。荔湾区乐贤坊小学宝源学校将以童谣为媒,让粤语文化在校园扎根、向社区生长,为岭南文脉的生生不息注入青春力量。
西关童谣历史悠久、朗朗上口,饱含着西关人的生活记忆。在马基涌社区里,就有一面绘制有经典西关童谣及对应故事场景的文化墙。据社区有关负责人介绍,本次活动将通过“社区倡议—校园创作—推广传播”的方式分阶段进行。首先由社区发起倡导,并组织社区党员就地取材,为同学们讲解社区文化墙上经典西关童谣背后的故事和渊源等,激发孩子们对西关童谣的兴趣,加深孩子们对西关童谣的了解;随后,由学校发起征集,学生进行创作,最终评选出优秀的童谣传唱作品。下一步,社区将通过链接资源,对优秀作品进行推广传播,进一步推广粤语文化,让文化自信在更多社区居民心中生根发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