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要闻动态 > 街道动态
龙津街:心理健康志愿服务集市暖心启幕,为“城市奔跑者”点亮心灵之灯(组图)
发布时间: 2025-04-25 来源: 龙津街 浏览次数:-
【打印】 【字体:

图片1.png

(图:新就业群体共同参加活动)

图片2.png

(图:小哥展示作品)

图片3.png

(图:参与心理咨询活动)

图片4.png

(图:学习急救技能)

图片5.png

(图:参加健康义诊)

图片6.png

(图:集章兑换礼品)

  4月25日下午,一场主题为“驿路同心 暖新同行”的心理健康志愿服务集市在荔湾区龙津街道“羊城红骑手”爱心驿站暖心开启。活动聚焦快递员、外卖骑手等新就业群体的心理健康需求,创新采用“集市”服务模式,通过“专业咨询+健康义诊+趣味互动”的多元形式,为这些穿梭在城市大街小巷的“城市奔跑者”筑起“心灵港湾”。活动现场气氛热烈,近百名骑手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体验各项特色服务,收获身心放松的愉悦体验。

  从“单一化”到“多元化”纾解压力传递温暖

  聚焦新就业群体在生活、工作和就业等方面面临的压力问题,爱心驿站创新推出“心理咨询师+医疗团队”协作服务模式,设立“心理健康服务专区”。在心理咨询区,专业咨询师借助OH卡牌(一种心理学游戏)引导骑手们敞开心扉,通过卡牌图像自由表达情绪,帮助他们掌握科学的压力管理技巧;健康义诊区则由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的医护人员提供血压、血糖检测服务,广东救援辅助队的专业人员现场演示“中暑急救黄金5分钟处置法”,实用的急救技能赢得阵阵掌声。

  为了让压力“看得见、放得下”,活动特别设计了互动体验环节:在智能音乐拳击区,骑手们跟随节奏挥拳击打,汗水与笑声交织;在“压力粉碎机”旁,参与者将写满烦恼的纸条投入装饰性碎纸机,以仪式感告别焦虑;情绪表演游戏则通过两人一组夸张演绎情绪词,在轻松互动中释放压力。

  此外,曼陀罗涂色区吸引了不少骑手驻足,他们专注调配色彩,勾勒图案,享受难得的放松时刻。“平时送单争分夺秒,难得静下心来画画,感觉整个人都舒缓了。”一位外卖小哥笑着展示自己的作品。

  从“有服务”到“优服务”,政社医联动攻破难题

  此次活动由龙津街道党工委、办事处牵头,联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广州市荔湾区友善社会服务中心、广东省救援辅助志愿者协会等十余家单位共同举办,形成“政—医—社”三方联动服务模式。活动现场,30余名党员志愿者、专业社工及医疗团队组成服务小组,为参与者提供“一对一”心理疏导、“面对面”健康咨询等精细化服务,确保每位骑手都能获得个性化关怀。

  “新就业群体就像城市的‘毛细血管’,他们的身心健康直接关系到城市运行的活力与温度。”龙津街道工作人员表示,“此次活动是我们深化‘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的重要举措,通过整合辖区优质资源,为新业态劳动者打造‘家门口’的心理健康服务站。”值得一提的是,活动还特别设置了“服务需求调研区”,现场收集骑手们对职业发展、权益保障等方面的意见建议,切实提升新就业群体的获得感和归属感。

  从送便利送关怀,暖心服务抵人心

  “以前总觉得心理问题是矫情,今天才发现情绪管理这么重要!”外卖骑手小李在体验完OH卡牌心理疏导后感慨道。活动现场,像小李这样收获满满的骑手不在少数——不少参与者坦言,在日均10小时的高强度工作中,他们往往无暇顾及心理状态,“抢单、送餐、赶时间”成了生活的主旋律。而这场量身定制的心理健康服务,让他们第一次真切感受到“被城市温柔以待”的温暖。

  为了让关爱服务更接地气,主办方精心设计了“心灵之旅”打卡地图,参与者完成心理咨询、健康检测、互动游戏等环节即可集章兑换实用礼品。活动尾声,驿站内欢声笑语不断,许多骑手主动拉着“红马甲”志愿者合影留念,照片里一张张舒展的笑脸,与驿站墙上暖心标语相映成辉。

  据龙津街道驿站工作人员介绍,此次活动收集到的心理健康需求将形成需求清单,为后续常态化服务提供依据。下一步计划定期邀请专业团队驻点服务,让这份温暖从“一时活动”变为“长久陪伴”。

  从“保基本”到“促发展”,提质增效赋能未来

  此次心理健康志愿服务集市不仅是一次创新性的心理援助实践,更是一座城市文明温度的生动注脚。在快递、外卖等新业态蓬勃发展的今天,新就业群体规模已突破千万,如何为这些“城市奔跑者”提供精准、长效的关怀服务,正成为提升超大城市治理效能的重要课题。

  龙津街道通过搭建“政府主导—专业支撑—社会参与”的三维服务体系,将心理健康服务从传统的“问题干预”转向“预防关怀”,从“单向输送”升级为“互动体验”,既解决了当下的心理需求,更构建了长效关爱机制,让更多新就业群体在服务城市的同时,也能感受到城市反哺的温暖。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