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学生心理急救团辅课上进行急救技能实操)
(图:家长课堂上老师鼓励家长用孩子视角看待问题)
2024年11月9日,2024年第三届“种志计划”广州市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项目征集活动的扶持项目——“守护童心公益实践营”项目在荔湾区华林街新时代文明实践所举行。本次活动由广州市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主办,华林街妇女联合会、华林街家庭教育服务站、广州市羊城公益文化传播中心、信息时报爱心志愿服务队、华林街道党建和组织人事办公室、华林街道公共卫生委员会承办。
自华林街家庭教育指导专家服务队成立以来,大力发挥专业优势,致力于为社区家庭提供家庭教育支持和心理辅导。在“守护童心公益实践营”项目中,专家服务队黄莺(莺子)、陈少韩(小七)、何敏三位导师结合心理课程与急救知识,设计富有创意的亲子赋能课堂,通过专业知识分享和实践,让家长和孩子们学会如何正确处理情绪,同时掌握基本的急救技能。
本期学生课堂是“我有一个朋友叫情绪”心理课以及急救技能培训课,小七老师通过带领小志愿者玩“抓手指”游戏,让他们在游戏里感受不一样的情绪。一轮又一轮的游戏,激动、兴奋、沮丧、失落等多种情绪充满整个课堂。体验过后,小七老师通过“情绪整理柜”、制作情绪小册子以及OH卡(潜意识投射卡)等体验活动,带着学生们认识和学会梳理自己的情绪。与“情绪”这个朋友相识,接下来就是相知和相处,小七老师通过真实案例分析,带领学生们一起探索情绪背后的个体需求以及与“情绪”朋友相处的方式。李同学说:“通过这堂课,我认识到情绪的出现总是有原因的。原来,我每一次有情绪,都是因为内心有需求。以后,当我有情绪时,第一件事就是去想一下到底是什么需求才产生这个情绪。”心理课结束后,广州市手拉手志愿服务促进会秘书长、红十字会应急救护培训讲师何敏为学生们带来了急救志愿服务技能培训课。在何敏老师的指导下,小志愿者们学习心肺复苏术的技能知识,也了解到AED的使用情况和方法。除了孩子外,不少家长也前来学习并参与实操。
活动当天,不仅孩子们在学习,家长也在同步开展相对应心理知识的“怎么做,才能避免亲子冲突?”家长课堂,莺子老师陪伴家长们回顾以往和孩子产生矛盾,让自己非常崩溃的时刻。家长们在莺子老师的带领下,通过心理团体辅导的方式,深度理解亲子矛盾以及情绪的由来,并共同探索情绪调试的方法。家长们在课堂上积极分享自己常用的情绪调试方法,集思广益能调适情绪的好方式。为了帮助家长们更好地调适情绪,莺子老师带领大家进行热心游戏,介绍了“情绪ABC”理论,让家长们了解到产生情绪的不是事件本身,而是对事件的看法,莺子老师还鼓励家长们从积极的视角出发看问题,并以善意理解他人的视角理解他人行为。莺子老师建议,家长可以在家中建立一个心灵岛家庭冷静角,通过写下各自有效的情绪调适方式或制作冷静飞盘,让彼此在情绪调适的道路上携手同行。
本次“守护童心公益实践营”活动通过多元资源整合,构建社区互助心理支持体系,开展亲子心理互动课程,优化亲子关系,营造和谐家庭氛围。华林街妇联将继续集中发挥华林街家庭教育指导专家服务队力量,打造家校社街联动的“协同育人平台”,为辖内亲子家庭加油赋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