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本情况
荔湾区是国家中心城市的核心区、岭南文化中心核心区和粤港澳大湾区广佛极点核心区。东部与越秀区相连,西北部与白云区水陆相通,西部与佛山市南海区接壤。行政区域面积59.1平方千米。下辖金花、西村、南源、逢源、多宝、龙津、昌华、岭南、华林、沙面、站前、彩虹、桥中、石围塘、花地、茶滘、冲口、白鹤洞、东漖、东沙、中南、海龙22个行政街,有社区201个、经济联社21个。2023年末,常住人口113.30万人,户籍人口80.48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率-1.98‰。是年,荔湾区获评2023年度县域高质量发展经典案例、国家县域节型社会达标县(区)、入选国家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单位。
二、建置沿革
荔湾区位于广东省广州市西部,是广州市的中心城区之一,也是珠江前后航道商业与生态功能的交汇区。荔湾区历史上地处广州府城西门外,俗称“西关”。荔湾之名,缘起于辖内“一湾溪水绿,两岸荔枝红”的荔枝湾。荔湾地区外通大洋,内航各地,水陆交通畅达,商贸渔农得天时地利,民殷物阜,向为府治所重。历代人民智慧,使西关名传岭海,留下不少史迹名胜,源远流长,人文继起,历代不衰。
秦代至清末,荔湾区地域隶属南海、番禺等郡县管辖,在1921年广州市政厅成立后,逐步被划入广州市区范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辖内行政区域多次发生变化。1950年6月,辖内西禅区并入长寿区,南岸区改名为西村区,陈塘区并入太平区,逢源区与黄沙区合并称荔湾区。1952年9月,广州市第二次调整行政区域,长寿区、荔湾区及西村区的西村、泮塘、彩虹、西增、小梅等地合并成立西区。1953年,西区接管三沙乡。1955年5月,西区政府改称西区人民委员会,下辖13个行政街道。1958年,西区接管珠江区的如意坊水上段办事处。1960年4月至7月,原属中区的清平、岭南、沙面街道地段与秀丽、光扬、华林、宝华等街道并入西区,同时接管三元里人民公社的同德、横沙、沙凤、三沙、西郊等5个大队和石井人民公社(龙湖、大塱2个大队除外),分别组成西区石井、夏茅人民公社。同年8月,西区改称荔湾区。1990年,荔湾区辖下有20个行政街道。2002年1月,白云区辖内大坦沙岛(河沙、坦尾等3个村)被划入荔湾区。2005年9月,经国务院批准,芳村区的行政区域划归荔湾区管辖。
秦代以前,芳村地区还是一片古海,只有一些沙洲露出海面。秦汉时期逐渐形成冲积平原。北宋初期,芳村的大通镇是广州八大名镇之一,大通港颇具规模,是当时广州的一大港口。明清时期,芳村的花埭(地)已成为旅游胜地。
明洪武二年(1369)以前,芳村地区隶属南海郡(县)或南海郡番禺县。除石围塘地域外,至1937年,建置基本没有变动。1949年10月14日广州解放后,芳村成为独立的市属行政区。从1949年至1985年,原芳村区历经三次建区、两次撤区过程。1949年11月15日,芳村、崇文两个区合并成立芳村区。1954年6月,撤销芳村区,所属的冲口等4个镇和沙涌等8个乡分别被划入河南区和新滘区。1959年 4月,属南海县的龙溪等8个大队和秀水墟、滘口村被划归广州市,并入郊区鹤洞公社。至此,芳村区之地域全部属广州市管辖。1962年5月11日,再次撤销芳村区并将其划归广州市郊区。1985年5月,国务院正式批准设立广州市芳村区。直至2005年9月,撤销芳村区并划归荔湾区管辖。
三、区域特色
荔湾自古风物荟萃、名胜云集,很早就成为对外贸易和中外文化活跃之地,被誉为“广州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起始地、岭南文化的中心地、近代中国革命的策源地和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地”的缩影和窗口。
文 化 荔湾区历史文化资源丰富,是广州传统历史文化风貌保存最集中最完整的区之一,拥有禅宗达摩的“西来初地”、千年道教庙宇“仁威祖庙”、明代海外贸易管理机构“怀远驿”、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岭南建筑艺术宝库“陈家祠”、清代1757年至1842年间唯一的外贸通商口岸“十三行”、“中国历史文化名街”和欧陆风情历史建筑群“沙面”、岭南一代名园“海山仙馆”、粤剧艺术圣地“八和会馆”、广东最早的丝织行业协会“锦纶会馆”、中国最早的柴油机厂“协同和机械厂”、中国最早最大的百货商店“南方大厦”、新中国第一家五星级酒店“白天鹅宾馆”、广州市第一条商业步行街“上下九”、古代羊城八景之一“荔湾渔唱”的“荔枝湾”、岭南建筑重要标志“骑楼街”等。
荔湾区辖内建筑、商贸、曲艺、饮食、工艺、民俗、宗教、中医药等特色资源丰富,拥有14片省级历史文化街区、188处不可移动文物、225处历史建筑、372处传统风貌建筑,非遗代表性项目60项,其中国家级1项、省级10项、市级12项,非遗传承人76人,其中国家级3人、省级10人、市级14人,4人获评中国工艺美术大师。
2023年,荔湾区出台促进文化创意产业高质量发展政策,设立区级专项资金。举办广州市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大会,揭牌成立产业集聚区。组建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联盟,建成文旅产业专家智库。联合佛山禅城、南海成功申报国家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深化省级粤剧粤曲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出台推动粤剧粤曲高质量发展九条措施,全省首个广东少儿粤剧团落户荔湾,少儿粤剧传承基地成功申报省市试点。华林禅寺扩建工程取得标志性进展。珠江钢琴创梦园建成全市首个生产性非遗集聚区,13位非遗大师新入选市级非遗传承人。设计发布“品味西关”区域公共品牌徽标,“探索荔湾、寻味西关”活动形成品牌效应,打造全国首个区域公共品牌立体商标。成立广州大学荔湾研究院,打造保护传承历史文化校地合作新样本。全国唯一具有百年历史的水上花市民俗活动在中央电视台专题报道。区图书馆获评国家一级图书馆,成功复办第30届“五羊杯”全国象棋冠军邀请赛。是年,上下九步行街、广州酒家被国家文旅部评为“中国大众旅游·十街、十企”;广州文化公园获评全市首批历史名园,关闭17年的西南广场重新开放;荔湾城市记忆馆建成正式运营;区体育发展中心获评国家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西关棋院棋文化综合产业、全民健身中心游泳项目被评为省体育产业示范。
名 人 荔湾人杰地灵,才人辈出。政界清太子少保邓华熙、变法维新康有为、著名革命活动家何香凝、广州起义领导人之一周文雍等。经济界商文博才清末富商潘仕成等。科教界有铁路之父詹天佑等;学界清书法家李文田等;艺术界粤剧宗师千里驹、武打巨星李小龙等;医界“南梁北林”之誉的妇产科专家梁毅文、“独立神州树一军”的革命女医生张竹君等;体育界乒乓球世界冠军梁丽珍、举重世界冠军陈伟强、羽毛球世界冠军庾耀东等。他们都出生于荔湾,或成长在荔湾,或其主要生活范围在荔湾。
名 筑 经摸排,荔湾区辖内有名人旧居30余处,其中15处为各级文物保护单位。革命仁人志士旧居、寓所(4处):广州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蒋光鼐故居(蒋光鼐),广州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塔影楼(陈少白),荔湾区登记保护文物单位周文雍、陈铁军革命活动旧址(周文雍、陈铁军),荔湾区登记保护文物单位中共广东省临时委员会活动旧址(梁广)。 粤剧名伶旧居(17处):荔湾区级文物保护单位昌华新街27、29、29-1号民居(靓少佳、郎筠玉),荔湾区级文物保护单位千里驹旧居(千里驹),荔湾区登记保护文物单位李小龙祖居(李海泉),荔湾区登记保护文物单位十六甫西二巷21-25单号民居(张活游),其他粤剧名伶旧居主要有刘美卿旧居、小飞红旧居、卢启光旧居、梁家森旧居、林超群和林小群旧居、何碧溪旧居、芳艳芬旧居、罗品超旧居、郑绮文旧居、谭玉真和冯狄强旧居、少昆仑和蟾宫女旧居、任剑辉和白雪仙旧居、李禄超旧居等。 近代官员商贾旧居(2处):广州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陈廉伯旧居(陈廉伯),广州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陈廉仲旧居(陈廉仲)。 其他名人旧居(8处):广州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泰华楼(李文田,清代探花),广州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黄宝坚石屋(黄宝坚,医生),广州市登记保护文物单位岭南艺苑旧址(赵少昂,画家),荔湾区级文物保护单位伯捷旧居(伯捷,建筑师),荔湾区登记保护文物单位十六甫东四巷14号民居(黄霑,作家、词曲家),荔湾区登记保护文物单位十六甫东四巷16号民居(傅老榕,澳门赌王),荔湾区登记保护文物单位聚龙村民居(邝氏家族),昌华苑片区民居(民国时期广州政府官员)。
名 食 “食在广州、味在西关、源自泮塘”。汉时荔枝上贡皇帝,南汉后主在昌华苑大摆“红云宴”。明代泮塘“五秀”(莲藕、马蹄、菱角、茨菇、茭笋)飘香。清代荔湾枝小花艇盛起牛腩粉、云吞面、艇仔粥、炒粉面、炒田螺、芝麻糊等各式美食。皇上皇腊味、趣香饼家特色糕点、南信双皮奶、伍湛记状元及第粥、银记肠粉、顺记冰室椰香雪糕等民间美食深入民心。茶楼、食店遍布大街小巷,泮溪酒家、陶陶居、莲香楼、广州酒家等一批中华老字号享誉全球。西关饮食文化和食品制作讲求“色、香、味、形、意”的完美结合,享有“味在西关”之盛誉。突出的荔湾传统小食有品质软滑、奶味清香的南信双皮奶和姜汁撞奶,有爽口弹牙、汤底香味浓郁的欧成记面食,有软滑可口、椰味纯香的顺记椰子雪糕,有金黄脂润、爽滑清甜的泮塘马蹄糕,还有银记肠粉、伍湛记及第粥、荔枝湾艇仔粥、开记绿豆沙和德昌咸煎饼等。荔湾美食有120多个品种先后多次在广州美食节与中华名小吃评选活动中被评为名牌美食或“中华名小吃”。“食在广州,味在西关,源自泮塘。”南汉后主曾在昌华苑大摆“红云宴”。明代泮塘“五秀”飘香。清代有牛腩粉、云吞面、艇仔粥、炒粉面、炒田螺、芝麻糊等各式美食。皇上皇腊味、趣香饼家特色糕点等民间美食深入民心。茶楼、食肆遍布大街小巷,泮溪 酒家、陶陶居、莲香楼、广州酒家等一批中华老字号享誉全球。荔湾区有美食类非遗项目13个,包括省级非遗项目凉果制作技艺(广式凉果制作技艺);市级非遗项目西关水菱角制作技艺、象形点心制作技艺、广式牛杂制作技艺、广式白切鸡制作技艺、广式云吞面制作技艺、广式甜品制作技艺、西关礼饼制作技艺、广式肠粉制作技艺(荔湾);区级非遗项目广式腊肠制作技艺、广式乳鸽制作技艺、陶陶居点心制作技艺、广州椰子甜品制作技艺。2023年12月29日,“食在广州 味在西关”—首届荔湾特色美食旅游推广开幕式在东沙国际商贸港举行。
是年,广州酒家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获评“中国大众旅游·美食系列·十企”。
民 俗 北帝诞:农历三月初三,泮塘北帝诞。每年是日清晨,醒狮舞动,到仁威祖庙的北帝像前磕拜,而后恭恭敬敬地倒退出庙门,并跟着请出的北帝“行宫”,绕村而行,一路上锣鼓喧天,狮队狂舞。泮塘附近十八乡的村民纷纷前来祝贺、参神、进香、唱八音,庙前庙内,香烟缭绕,人来人往。仁威祖庙在20世纪20年代以后,几经沧桑,曾一度沉寂。1983年8月,仁威祖庙成为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1997年,仁威祖庙被移交荔湾区管理,区政府十分重视,加强对该庙的保护、修复与整饰,使这座千年古庙重放异彩,成为荔湾一个独具特色的文化旅游景点和开展地方民俗活动的场所。2000年4月7日(农历三月初三),区文化局、区文物管理所在仁威祖庙广场举办首届仁威祖庙广场民间民俗文化活动,既延续过去泮塘地区三月三北帝诞活动的形式,又把健康的文化元素渗入到民间庙会中,内容有昔日流行的鸡公榄、菠萝鸡、竹织、剪影等传统小手工艺制作,还有粤剧折子戏表演、高桩舞狮、舞龙、说书、展览、猜灯谜等。2001年、2002年第二届、第三届仁威祖庙广场民间民俗文化活动如期举行,增加少儿舞蹈、少年武术和气功表演等内容。2005年,仁威祖庙联合各地村民会举办“三月三泮塘仁威庙会”,荔湾区泮塘村,原芳村区茶窖村、坑口村,白云区三元里村、黄圣堂村,东山区杨箕村(今属越秀区)及南海市(今佛山市南海区)盐步等地的20多支醒狮队从四面八方齐集,祝贺并参加巡游活动。
粤剧八和祖师诞:又称华光诞,是粤剧行业奉祀华光祖师的信俗活动。粤剧、粤曲是广府地区最具影响力、流传广泛的戏曲品种,也是中国众多戏曲艺术中的一株奇葩,享有“南国红豆”的美誉。荔湾区是粤剧、粤曲的发祥地之一,也是粤剧八和祖师诞的诞生地。传说,华光为治火之神。戏行前辈极为尊崇华光祖师,认为祭拜过华光,求得火神庇佑,就能逢凶化吉,消灾避祸。清代,粤剧戏班多用木制“红 船”穿行于河网地带,并在红船上演出;戏班在陆地上演出时,多搭竹木戏棚。因此,各路戏班为避祸,戏前祭拜华光祖师,渐成习俗。农历九月廿八日是华光祖师诞辰,各戏班都会举行祖师诞祭拜活动。清光绪十五年(1889),八和会馆建成后,八和弟子的祭拜活动集中在会馆大堂举行。祭祀活动流程:是日9时前,先在会馆门前进行醒狮会演;9时整,祭拜活动在“封相锣鼓”(粤剧音乐牌子)音乐声中正式开始,八和弟子与粤剧粤曲爱好者在华光座像与田窦二师、张骞师傅神牌前上香,摆上应时鲜花与水果、烧肉等祭品;然后粤剧艺人聚餐,边吃烧猪肉,边交流沟通,有时也会向祭拜者每人分发一份烧肉、饼食。会馆“大佬 倌”号召能者捐钱捐物,用以资助贫困和年老体弱艺人。至此,祖师诞祭拜活动结束。
1938年,日军侵占广州后,八和会馆被毁,祖师诞祭拜活动被迫停止。抗日战争胜利后的1947年,八和弟子在今荔湾区恩宁路177号购置会馆,恢复祭拜活动。1951年,广东八和粤剧职业公(工)会被撤销,资金来源被阻断,祭祀活动规模逐渐缩小。“文化大革命”期间,在“破四旧”浪潮中,祭祀活动基本停止。粉碎“四人帮”后,香港一些著名粤剧演员回穗祭拜华光大师。此后,祖师诞祭拜活动又开始公开进行,但规模尚小。1985年成立广东省粤剧八和联谊会后,祭拜活动规模日益扩大。
生菜会:生菜会是农历正月间珠江三角洲一带特有的传统民俗活动,历史久远,始于明朝。清代进入鼎盛时期。生菜会期间,群众席地大吃“生菜包”的场面壮观,祭拜观音菩萨,“求观音开库”“抢炮头”“摸蚬摸螺”等一类古老仪式习俗丰富多彩。民国时期,生菜会盛况不减,并且增加的醒狮、舞龙、唱粤剧大戏等民俗活动也逐渐兴盛起来。荔湾原芳村区冲口街道坑口村的生菜会始于清代,1966年中止,1986年恢复。
坑口生菜会是群众自愿参与的活动,人数众多,项目丰富多彩。除传统节目外,还有生菜宴(必备主菜有生菜包、斋菜、生菜鱼丸、慈姑猪肉)、连台大戏(设戏台和比武台,粤曲、舞狮及比武轮番登台表演)、狮子巡游(2013年复办,2014年邀请附近乡村前来参与)、挥毫泼墨(邀请文人墨客在品尝生菜包的同时,挥毫泼墨,吟诗作画写字。诗人朱帆写道:琼楼高矗百花丛,坑口财源步步丰。更有村头生菜会,万民祈福是新风)。坑口生菜会在每年的农历正月廿五至廿七日举行,农历正月廿六为最高潮。从1986年复办时参与者六七千人到近年的将近二十万人。不仅广州本地人 纷至沓来,四乡民众甚至港澳、东南亚等地也有人专程赶来参加。2007年5月9日,广州市人民政府批准广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申报的民俗生菜会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2023年2月16日,2023年冲口街群众系列文化活动启动仪式暨“坑口生菜会”民俗活动在荔湾区坑口村启幕,阔别3年的坑口“生菜会”正式回归。本次活动以生菜会醒狮表演活动为契机,邀请坑口醒狮队、盐步醒狮队、泮塘醒狮队、增滘醒狮队等四支醒狮队,八狮拜会,送上对新年的美好祝愿,为街坊们带来一场舞狮盛宴。
黄大仙祠庙会:据民间传说,黄大仙是广东东莞人,晋时拜葛洪为师,修炼成仙。广东省内最早祭拜黄大仙的是罗浮山冲虚观旁的黄野人庵,而最早命名为“黄大仙祠”的却是荔湾花地的黄大仙祠。后来,在花地黄大仙祠任神职的南海人梁仁生,把祠里的黄大仙像带到南海,并挂在村口供村民祭拜。所以南海也曾建有黄大仙祠。再后来,梁仁生去香港谋生,临行前向黄大仙许愿“如果发达,将回来重建黄大仙祠”。经过多年的拼搏,梁仁生果然发家,便恪守诺言在南海修建黄大仙祠,并每年寄钱回来作香火钱,南海黄大仙祠逐渐发展成规模较大的祠庙。接着,梁仁生又把黄大仙像带到香港,并建起香港黄大仙祠,并把影响扩大到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地。
坐落在花地的黄大仙祠建于清咸丰年间,光绪三十年(1904)进行扩建,一直以来香火旺盛。黄大仙祠新春庙会从农历年初一举办到十五,有新年祈福、接财神、玉皇大帝圣诞、上元诞(天官赐福)等活动,还会在祠堂前面广场搭建戏台,演出粤剧,并有耍猴、卖武、醒狮等表演,祭拜者人数最多时一天过万。
四、位置、范围与面积 荔湾区位于广州市西部、北回归线南侧(东经113°10′~113°15′,北纬 23°02′~23°09′)。东北部与越秀区相连,东南部与海珠区和番禺区隔江相望,北部、西北部与白云区相邻,西部、南部与佛山市南海区相接。水陆面积62.4平方千米,其中陆地面积59.1平方千米。
五、气 候 2023年,荔湾区天气气候具有“开汛早暴雨频繁,台风强影响重,高温早且强,年末寒潮气温骤降”的特点。3月27日正式入汛,较常年入汛日偏早15天。全年累计降水量1932.2毫米,其中汛期(3月27日-10月31日)累计降水量1711.7毫米,占全年降水量88.6%。暴雨日数14天,较常年偏多5.4天。其中8月11日东漖街省实验中学站录得全区全年最大1小时雨量(00:55-01:55)83.4毫米。受“泰利”“苏拉”“海葵”3个台风影响,其中“泰利”第一个登陆广东省,较常年首个台风登陆时间(6月25日)偏晚21天;“海葵”给荔湾区带来大暴雨,东沙街录得本年度最大24小时雨量231.9毫米,持续出现短时强降水达4个小时。全年平均气温23.8℃,较常年偏高1.4℃。高温日数35天,较常年偏多15.1天。最高气温38.5℃,出现在5月30日,创5月同期最高历史记录;最低气温4.8℃,出现在12月22日。受年末寒潮影响,12月16至26日出现年内最强低温过程;该过程寒冷持续时间达11天,期间气温降幅明显,最大48小时日平均气温下降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