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街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认真安排部署法治政府建设各项工作,全力做好行政执法工作,切实加大法治宣传力度,增强干部群众的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扎实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现将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开展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工作情况
(一)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不断加强党对法治政府建设领导的有关情况
1.落实第一责任人职责,强化制度机制保障。我街成立了以党政领导为第一责任人的工作机制,街道党工委书记为组长,街道办事处主任为副组长,各相关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全面依法治街工作领导小组。坚持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形成党工委、办事处统一领导,职能部门协调配合,基层全面落实,社会各界参与的共治共建体系网络。
2.加强行政权力制约监督。建立完善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长效机制,印发《沙面街道2024年党风廉政建设年度任务》,明确党风廉政建设分工和制定时间表,压紧压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落实将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情况列入年终述责述廉报告,自觉接受党内监督、人大监督、民主监督和政府层级监督,定期组织开展政风行风评议活动,切实加强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依规依法履职用权等情况的监督。
3.贯彻落实《法治广州建设规划(2021—2025年)》《广州市法治社会建设实施纲要(2021—2025年)》《广州市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及全面依法治区工作要点任务,制定街道年度全面依法治街工作要点,细分并明确各科室的职责清单,始终坚持把法治政府建设与街道中心工作同谋划、同部署、同推进,坚持把遵守法律、依法办事情况作为年终考核、评先树优的重要内容,同时落实经费保障,确保各项工作真正落实到位。
(二)全面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和党的二十大关于全面依法治国工作部署的情况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将学习贯彻宣传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重要政治任务抓好落实。发挥党工委在推进法治建设中的作用,认真制定全面依法治街工作要点,定期召开专题会议部署,将全面依法治街工作列为街道重点工作。通过召开党工委中心组专题学习研讨会、个人自学等,系统学习宪法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论述,学习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牢固树立“四个意识”,提升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的能力。通过结合市、区两级政府关于加强领导干部学法用法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建设的要求,以专家授课、培训讲座、外出参观、党员主题活动等形式组织开展党的纪律教育和法律知识的学习,全面学习新修订《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修订草案)》等法律法规以及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报告,进一步增强干部依法履职、依法行政的意识,进一步发挥“关键少数”的示范和表率作用,树立党员干部带头学法用法的示范引领作用。
(三)围绕国家战略实施和产业发展加强法治保障的情况
1.我街严格落实有利于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始终坚持为企业提供优质法律服务,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通过发挥首席服务官作用,落实“干部作风大转变、营商环境大提升”专项行动,聚焦政务服务、审批监管、执法司法等领域收集响应企业诉求,邀请市场监管部门、税务部门、司法部门为企业解难答疑,及时为企业提供政策咨询、工商注册、纳税指导等“一揽子”服务,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精准对接企业法治需求,推动法律服务与产业发展有机结合,全力营造优质营商环境。
2.依托街道商会主体,强化民营经济发展法治保障。通过组织法律法规咨询、座谈会、法宣培训、等形式,广泛开展知识产权、信用体系建设、诚信价值、信用理念等法治宣传,提高企业法律意识,努力营造辖区诚信为先的良好氛围。
3.推进企业合规建设。举办“聚焦企业合规 助力高质量发展法治讲座”,全面且详细地介绍了企业经营过程中各领域的具体合规要求和合规标准。
(四)推动法治政府建设再上台阶的有关情况
1.深化综合行政执法规范化建设。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促进执法文书规范化、执法过程合理化、执法流程信息化。充分发挥“一支队伍+部门联动”的执法优势,全面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实施执法公示制、推进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开展重大行政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使用行政执法办案平台,按照《广东省行政执法文书范本》规范制定执法文书,加强监督管理,保障行政执法决定的合法性、有理性,积极探索柔性执法模式,实现综合行政执法“有力度、有速度、更有温度”,切实提升行政执法质量。
2.加强行政复议行政应诉工作。畅通行政复议渠道,提高群众对行政复议制度的认知和信赖度,贯彻落实行政诉讼法和行政诉讼应诉规定,开展新修订的行政复议法宣传进社区活动,通过派发宣传单张、提供法律咨询等形式,积极引导群众以理性合法的方式表达利益诉求,有效防范和化解行政纠纷,维护社会和谐稳定。2024年,行政复议案件0宗,行政诉讼案件0宗。
(五)推进社会治理法治化的有关情况
1.强化宣传教育,营造良好法治社会氛围。严格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积极开展“八五”普法宣传教育。聘请社区法律顾问、派出所副所长担任校园法治副校长,抓实校园法治宣传教育。推选5名“法律明白人”,实现社区“法律明白人”全覆盖。充分利用窗口平台开展宣传教育,深化法治宣传效应,在党群服务驿站、社区居委会宣传阵地、公共场所设立资料架,摆放各类信息手册,定期更换,供居民取阅,另外通过易拉宝、海报等方式进行展示,涵盖各类法治资讯,使法治宣传贴近百姓生活。抓住重要节点开展专题普法,发挥社区法律顾问和“法律明白人”“宣传员”作用,通过举办普法讲座,开展普法宣传进家庭、进学校、进企业、进社区、进广场等活动,增强广大居民群众法治建设参与感,持续提升法治宣传实效。联合地区机关单位建立普法联盟,精心打造了“西桥普法”宣传平台。在丰富法治文化内涵、提升法治产品实用性上下功夫,将法治元素与普法宣传相结合,精心制作了带有宣传标语的购物袋、宣传册(卡)、文创徽章。2024年组织开展各类法治宣传活动45余场次,法治讲座11场次,发放宣传资料4000余份,线上发布普法信息208篇,法治宣传教育覆盖5000余人。
2.加强地区历史文物建筑修缮保护规则制度保障。配合相关区职能部门,陆续出台《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广州沙面建筑群及沙面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管理工作机制》《广州沙面建筑群及沙面历史文化街区违法建设查处指引》《广州沙面建筑群及沙面历史文化街区工程报建指引》《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广州沙面建筑群户外招牌设置备案流程指引》等工作指引,为沙面历史文化建筑修缮保护工作指明方向。
3.建立健全多元解纷机制,依法化解辖内矛盾纠纷。建立大排查及多元化解工作机制,不断完善“一站式”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平台建设,发挥社区公共法律服务站阵地作用,注重并发挥好人民调解员、法律顾问等专业调解队伍的优势,加强一村(居)一法律顾问制度,创新性地推出了“解决、解释、解气”的“三解”工作法,让矛盾纠纷就地化解,推动实现了“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充分发动群众力量,着力培养普法志愿者,我街现有普法志愿者25人,普法志愿者全年开展普法活动15场次,全年共服务1500余人次。
三、2024年度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存在的不足和原因
(一)法治理论学习不够深入。虽然我街已组织领导干部对习近平法治思想以及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关于法治建设的重大部署进行了全面学习,但由于基层工作繁重、情况复杂,因此学习时间相对欠缺,对于法治思想以及法律法规的掌握仍不够深入透彻,部分领导干部对法治学习主动性、自觉性不够,缺乏相应的知识结构和法律素养,运用法治思维和方式解决问题的能力不能适应依法行政与时俱进的需要。
(二)执法队伍建设存在瓶颈。行政执法队伍中专业人才较少、人员知识储备不足,执法水平有待提高,未能将街道实际与法治建设相融合,对专业执法领域赋权事项及相关政策法规的学习与掌握不深不透,部分执法人员存在缓作为的情况。
(三)基层法治化治理机制不够健全。街道一站式矛盾纠纷化解平台建设仍需进一步完善,专业性调解人才储备不够,社会力量参与调解的程度不足。综合网格员多为兼职,日常承担普法宣传的职能,在宣传内容选取上偏重于当时的普法要求和社会热点,未能考虑到群众的真正法治需求。
(四)法治宣传形式单一。我街目前法治宣传工作主要表现为宣传的覆盖面有限、手段缺乏创新、内容不够丰富。虽然我街法治宣传已覆盖至社区、党群服务驿站及各公共场所,但由于社区年轻群体参与社区建设积极性不足,他们对于传统的普法形式接受度不一。对于社会面出现的新媒介、新问题,我街已有的宣传手段存在一定的滞后性,使得宣传形式较为单一,部分居民对法治政府建设工作知晓率、认知度有待进一步提高。
四、2024年度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安排
(一)深化法治学习,强化领导干部法治思维。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化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加大领导干部对各类法律法规的学习力度,切实增强学法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引导领导干部树立法治信仰,弘扬法治精神,围绕法治建设主线,提高自身法治素养,从个人内心信仰、崇尚和遵守法律,学会以法律为准绳,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认识和解决问题,提高运用法律实施行政管理的能力。
(二)加强队伍建设,切实提高行政执法水平。树立依法行政考核导向。针对各部门的不同职能,综合采用法律知识培训、业务指导、专家授课等形式,牢固树立“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的观念,筑牢法治思维,自觉将依法行政意识落实到各项工作中,严把事实关、证据关和程序关,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提高各部门执法人员执法水平。
(三)深化多元解纷机制,持续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效能。健全多部门协同联动的多元解纷组织体系,深化联席会议制度、“警格+网格”业务协作等机制,关注矛盾纠纷新动向新特点,积极运用多样化调解渠道和丰富的调解资源,充分发挥群团组织、社会组织、社工、志愿者等优势,加强人民调解与司法调解等其他调解模式之间的协同合作,参与疑难纠纷调解,真正实现案结事了人和。
(四)加强法治宣传教育,营造良好法治氛围。创新普法宣传方式,增强法治工作的实效性与影响力。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的优势,加强其在普法宣传中的广泛应用,提高普法工作的互动性与参与度。通过实施案例解析法,充分发挥普法志愿者团队及法律顾问的专业优势与智慧,紧密结合重要时间节点与热点问题,运用身边的典型案例来增强普法教育的针对性与感染力。此外,深入挖掘与塑造法治文化的内涵与价值,结合本地的红色经典故事与历史文化底蕴,打造融合红色教育与法治教育的特色文化品牌与精品阵地,为普法工作注入新的活力与内涵。
广州市荔湾区人民政府沙面街道办事处
2024年12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