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类
荔文广旅体函〔2021〕202号
区文广旅体局对荔湾区十六届人大八次会议代表建议第2245号的答复
涂育君等代表:
你们在荔湾区十六届八次会议提出的“加强‘西门瓮城遗址’维护的建议”已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西门瓮城遗址概况
西门瓮城遗址位于荔湾区中山七路与人民路交汇处,是迄今为止在广州市内发现的唯一保存的瓮城遗址。该址始建于明代,民国时期拆城开路,把瓮城上部分拆除,目前只余城址下部埋于路面下。瓮城遗址为红沙岩石条砌筑,南北长50余米,东西宽18米,残余高3.7米。中部被埋在中山七路下,南北两部分露于地面,但被压于民宅下,或粘附民居旁。
1996年及1998年配合建设工程,先后两次对瓮城遗址南部进行发掘,中部压于中山七路下的和北面部分附在民居建筑内的未作挖掘。清理出遗址南部残存的基址东西长18.45米,南北宽18.15米,高3.7米,墙体宽4.7米~5.1米,平面呈“L”形。据文物专家挖掘时现场勘查及推断,北面附在民居建筑内的瓮城遗址仍有拱门,而城墙的城门估计位于中山七路路面下。1999年7月,该瓮城遗址被公布为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为做好该址保护工作,2010年,由荔湾区政府斥资,在该址周边建起保护围栏,在中山七路路面上增加历史城墙铁艺装饰,对群众作半开放式展示,多年来,一直由荔湾区龙津街道负责日常管理。自2012年起,由区政府每年划拨相应专项资金作该遗址保护管理经费。
二、遗址维护提升项目情况
西门瓮城遗址为我市迄今发现的唯一一处瓮城遗址,在目前打造岭南文化中心核心区重点工作中起到较大的作用。市长温国辉市长和王东副市长曾到我区调研工作时,提出分两期做好该遗址保护利用工作要求,我区据此,积极与市文物行政部门联系沟通,多次组织文物保护专家现场踏勘、认真磋商研究、讨论,2020年12月正式启动西门瓮城遗址保护利用首期的维护提升工程项目。
目前,遗址本体维护工程及周边绿植整理工作已全面完成,现正对遗址南面连廊作玻璃钢浅浮雕制作、安装城坊图及历朝历代城墙建设展示板、敷设灯光,全面完成后,将向社会开放。
对前期因遗址地下水抽水泵年久失修不能正常运作,造成长年积水问题,我局多次与龙津街道办事处沟通、协调,并在我区2020年度文物专项经费中安排水泵更换费用,对该址排水系统及水泵进行更换、安装。2021年元旦前,该项工作已全面完工,积水问题已得到妥善解决。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
为更好地落实温市长和王东副市长来我区调研时要求,在首期维护提升工程完成并对社会开放后,我们将继续对该址做好日常开放和文物保护管理工作,积极配合市住建、规划、文物等行政部门进一步推进西门瓮城遗址二期工程项目建设,加快遗址及其周边地块的利用,力促把遗址周边地块打造为广州城建历史公园。
广州市荔湾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
2021年4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