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对荔湾区政协第十五届六次会议委员第156204号提案的答复.pdf
陈峰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推动广州国际花卉产业园建设,促进海龙科创园花卉扶贫交易市场升级发展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基本情况
荔湾区花卉产业历史悠久,已在全国区域形成了一定的品牌效应;主要功能为广州花卉流通中心以及鲜切花基地,区内包含有多个大型花卉交易市场,市场流通体系较为完善。但近几年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已从花卉主生产区逐步向花卉流通中心转型。目前已拥有广州花卉博览园(科技园)、岭南花卉市场和越和花鸟鱼艺大世界三个全国知名花卉交易市场。
广州花卉博览园地处荔湾区西南部的广州花卉博览园,与南海市平洲镇仅一江之隔,是粤港澳大湾区、广佛先导区的前沿,西临佛山金融高新开发区,东邻海龙科创园。由国家农业部、广东省农业厅、广州市人民政府与荔湾区人民政府于2000年至2003年期间共同投资近3亿人民币,占地近3920亩建设的国家级花卉园艺产业园区。
品牌优势:具有国家级产业化农业龙头重点企业与国家级花卉重点市场的产业品牌、专业化的市场基础和现代化的花卉产业链,是广东省生态示范园、广州市两型社会建设示范区。
产业优势:园区已发展成为花卉园艺种子种苗产品、观叶盆栽植物、花卉园艺绿化配套产品、园林绿化苗木产品、花卉与园林文化创意产品、花卉园艺绿化产品物流配送中心、花卉园艺产业信息中心、电子商务交易中心、各类花卉园艺包装创意中心、观赏鱼等产业与交易的多元化产业集群。据不完全统计,产业集群上的每一条产业链上聚集200-300家销售企业,园区及周边地区集聚了大小不一的花卉园艺企业近2000多家,园区年交易量达100亿元。
二、对委员提案建议的意见
(一)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为切实发挥荔湾千年花乡优势,重聚花卉产业人心,重新打造花卉产业,2020年年初,经区政府同意,成立了荔湾区进一步推进花卉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同时邀请了技术团队编制《荔湾区花卉产业发展规划》,进一步拓宽花卉产业发展思路,为推进荔湾花卉产业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我区正在制定《海龙广佛高质量发展科创示范区发展规划(2020-2035)》。该规划基于地理空间和土地资源利用现状,服务广州市开放发展战略,突出广佛融合发展,提高空间利用效率,提升科创区整体功能,构建“两轴一圈多区”的总体发展格局。海龙科创区的产业功能分区将主要沿着“两轴”进行,结合龙溪、海北、增滘、海南、海中的村域及地理位置特点,重点建设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区、智能制造产业区、中医药健康产业区、现代生产性服务业、文化创意产业区和绿色生态产业区。荔湾海龙广佛高质量发展科创示范区(以下简称科创区)已纳入1+4广佛高质量融合发展试验区的先导区,未来将与佛山三龙湾片区、番禺南站片区形成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创新格局。科创区的率先发展对促进广佛两市传统产业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转型升级,提升区域经济的活力、创新力和竞争力,加快广佛融合战略推进,具有重大意义。
(三)进一步深化国资国企改革,优化国有资本布局结构,对区属国有企业进行动态整合重组,积极探索在区属4大集团公司中挑选成熟的子公司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
(四)结合城中村更新改造工作,增强乡村用地保障力度,促进我区花卉产业地块融合发展,促进花卉产业升级改造。海北、龙溪、增滘、海南、海中村均已纳入广州市城市更新(城中村改造)计划中的三年实施计划,目前海北、龙溪旧村改造项目基础数据调查成果已在荔湾区政府网站公布,项目片区策划方案已提交我局审核,我局均已反馈意见,由联社组织修改完善;增滘、海南、海中旧村改造项目基础数据已在荔湾区政府网站公示,处于推动基础数据综合确认阶段。
(五)发展思路。进一步依据国家、省、市政策安排,以土地政策为中心,优化产业发展政策,理顺体制机制,解决当前产业结构不合理、政策不配套、流通体系不健全等问题,建立统一规范的花卉市场和流通网络,推动现有花卉产业提质升级。依据荔湾区花卉产业现状,全力打造成国际花卉贸易中心等。
再次感谢贵委对我区花卉产业发展的关心和支持。
专此函达。
广州市荔湾区农业农村和水务局
2021年5月19日
(联系人:彭茂林,联系电话:81676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