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荔湾区人民政府关于广州市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第1026号提案的答复
发布时间: 2021-07-27 来源: 区府办 浏览次数:-
【打印】 【字体:



市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

贵单位提出的“关于以荔湾为试点 打造国际级美食地标的提案”收悉,我区高度重视,迅速组织相关单位进行研究。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加强街区建设,打造美食新地标。

一是加快推进黄沙水产异地搬迁以及“三馆合一”等重点项目建设,构建美食打卡新地标和美食文化展览展示新载体。二是依托荔湾湖、泮塘路—泮塘五约一带现有特色建筑空间载体,组织开展实施泮塘美食风情街改造提升工作(已制定专项工作方案),争取省市关注度,持续巩固提升“广州美食园”、老字号一条街等称号。三是支持阿里巴巴本地生以广州永庆坊为试点,重点围绕与消费者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吃、购、行、游、娱等生活服务,整合阿里巴巴集团旗下生态资源,引导商业街区及商圈内商户实现“线上+线下”、“到店+到家”双向融合的产业数字化升级。四是我区会同市商务局,联合美团认定泮塘路为2020年度广州首条“大众点评必吃街”,在大众点评App设置泮塘路美食专题频道,展示街区美食,同步在线上展开“必吃最滋味”打卡活动,鼓励用户到泮塘路探店体验,通过互联网平台进一步扩展历史商圈影响力。

(二)加强人才培养,打造粤菜师傅传承体系。

一是全面实施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将粤菜师傅等职业技能提升培训工作纳入区十件民生实事和荔湾区政府重点工作,重点服务辖区中小微企业开展线上适岗培训和劳动者再就业培训,提升粤菜从业者等劳动者技能水平。二是建立多层次粤菜师傅培育体系。搭建“荔湾区线上技能提升培训平台”,创新“政府平台+企业内容”培训模式,制定《荔湾区实施“粤菜师傅”工程联席会议制度》,推进“互联网+粤菜师傅”培训。免费开展广式点心、广府风味菜等粤菜技能培训课程;结合“南粤家政”羊城行动,在家政服务人员中开展粤菜厨技培训。2020年,共开展“粤菜师傅”培训1747人次,有效提升粤菜烹饪技能人才综合水平。三是打造多维度“粤菜文化”传承体系。通过“粤菜师傅+竞赛”“粤菜师傅+展览”“粤菜师傅+宣传”等创新模式深入实施“粤菜师傅”工程,擦亮广州“美食之都”的名片。四是推进白天鹅宾馆省级“粤菜师傅”大师工作室建设,推动白天鹅宾馆建设区域烹饪技能人才发展摇篮、粤菜传承创新基地和厨艺切磋平台,将大师工作室打造成区域内技能人才培育的示范点和辐射点。

(三)加强消费促进,助推文商旅融合发展。

一是举办2021年“探索荔湾 寻味西关”和“乐游西关”抖音挑战赛系列活动,其中“探索荔湾 寻味西关”活动组织了200多名活动参加者途经荔湾知名文旅地标,并探店沿线餐饮名店,通过“户外漫游+网红点打卡”的方式探索西关风情,体验西关美食美景。二是打造“荔枝湾·新西关”民俗美食节庆品牌,定期举办“荔枝湾·新西关”六月六民俗美食节庆活动,重温“西关食林”的历史风貌,弘扬西关美食文化。三是策划设计以上下九、十甫路、恩宁路、龙津西路、龙津中路、龙津东路等具有荔湾特色的历史文化街区和西关美食聚集区为线路的美食主题游径,将餐饮业和旅游业有机结合,开设“永庆坊1线”“华林—美食。

(四)加强品牌活化,打造品牌示范效应。

一是焕发老字号餐饮企业新活力。永庆坊打造老字号集合店,推动实现老字号品牌的活化提升;陶陶居百年老店复业焕新颜,吸引众多游客前来参观“打卡”;泮溪酒家高标准开展升级改造,工程已经接近尾声;广州酒家文昌店正在谋划整体升级改造,焕发品牌首店新活力。二是加强饮食类非遗项目的申报,持续增加饮食类非遗项目和传承人数量,加快建立完善饮食类非遗传承体系,扩充非遗人才队伍,促进广州美食品牌传承发展。三是推动《粤菜餐厅西关风情特色服务规范》编制项目立项,截至目前,前期项目立项审批工作有序推进中。四是加强知识产权服务。以“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为主题,面向餐饮企业不定期组织开展知识产权普法专题和基础知识培训,提供“一对一”知识产权诊断服务,提高企业知识产权创造、运用和保护意识,推动企业自发申请、保护商标和专利等知识产权。

(五)加强安全监管,筑牢食品安全防线。

一是市场监管部门认真履行日常监管职责,对各类餐饮单位开展常态化监督检查,重点检查旅游景区、大型商圈内的餐饮服务场所,严格履行餐饮环节“非洲猪瘟防控”“湿粉统一查”等监管责任。二是定期开展疫情防控暨食品安全督导,重点检查餐饮服务单位疫情防控措施落实情况,并对餐饮服务单位从业人员晨检、食品原材料进货查验及台账登记、加工场所及加工制作程序规范情况、餐饮具清洗消毒等进行监督检查。三是结合食品安全网络舆情事件,迅速组织开展自查行动,全力保障人民群众食品安全。四是市区联合开展大丰窝等外卖厨房“查餐厅”网络直播活动,支持恒宝美食广场建设网络订餐企业试点互联网+“明厨亮灶”,推动网络订餐透明公开化。五是开展散装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行动,重点检查中西式糕点店、面包店、饮品店散装食品经营场所,共出动检查人员386人次,检查经营店铺229家,发现散装食品销售标签不合格的31家,目前已全部完成整改。六是组织开展“两超一非”专项整治行动,全面开展食品“两超一非”规范整治行动,有效遏制超范围和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剂行为,严厉打击非法添加罂粟壳、硼砂、氯霉素等非食用物质违法犯罪行为。

(六)加强招商引资,壮大荔湾美食集群。

一是推介荔湾历史文化街区升级改造资源,对接多家国内文旅产业开发和运营企业,引导市场资本参与开发建设,目前区政府与深圳益田集团就上下九升级改造签署了合作框架协议。二是按照《永庆坊二期片区产业发展指引》,支持永庆坊等特色街区加强老字号等特色餐饮产业招商,推动特色餐饮产业聚集发展,增强商圈经济活力。三是与荔湾广场、东方汇重点商业载体联动招商,加快特色餐饮企业落户,促进上下九商圈业态提升;5月初,东方汇联合中华青年企业家协会(台胞)建设台湾夜市街,促进海峡两岸沟通交流。四是加快引进网红品牌。目前已与超级文和友等品牌运营商进行了多次对接,向其宣传推介荔湾美食资源和美食文化,密切配合其开展新门店选址工作。

(七)加强宣传推介,提升荔湾美食影响力。

一是通过“广州荔湾发布”微信公众号、官方微博以及新闻媒体等载体,加强“粤菜师傅”工程、技能大赛、“粤菜师傅”大师工作室等宣传工作。二是开展系列非遗美食直播活动。2020来以来,我区联合新花城APP粤菜师傅频道、广州日报·食在广东等单位开展“鹅潭美点,师傅来了”、“西关过大年,叹非遗”系列线上直播活动,点击量超140万人次。活动邀请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通过线上直播的形式,向市民传授荔湾美食制作方法,推广荔湾非遗饮食文化。三是在“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主体宣传推介活动期间,将非遗美食融入非遗展示活动和各类体验培训活动中,进一步增进市民对非遗美食的了解。四是围绕我区“老城市新活力”“传统美食文化”等开展广泛深入的正面报道,先后组织各类媒体采访活动累计达62次,刊发正面报道2099篇次。其中,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广播总台、光明日报等央媒报道188篇次。五是加强节日期间美食宣传。在春节等重大节日期间,邀请中央电视台、腾讯新闻等对白切鸡制作、炸油角等传统饮食文化进行线上直播报道,总流量超2400万人次。

(八)加强政策引导,助推餐饮行业发展壮大。

一是印发《荔湾区企业职工适岗职业技能培训补贴申报指南》,做好荔湾区企业职工适岗职业技能培训政策宣传及培训补贴申报审核工作。2020年,审核拨付以工代训补贴、企业职工适岗培训补贴、个人技能提升补贴和一次性岗位培训补贴等各项职业技能培训补贴10663.816万元,惠及95011人次。二是鼓励餐饮企业开展企业职工适岗培训和申报以工代训,2020年,组织25家餐饮企业共8379人开展了110批次的职工适岗培训,为12家餐饮企业发放以工代训补贴26841人次、金额3539.25万元,进一步助力餐饮企业提升职工技能水平。三是受理审核270多家餐饮类企业的招用工社保和岗位补贴、一次性创业资助、租金补贴、创业带动就业等就业创业补贴项目,金额达230多万,惠及1007人次。

二、下一步工作计划

下一步,我区将进一步加强与市各职能部门的沟通协作,形成餐饮产业发展促进工作合力。重点加强美食地标建设和“粤菜师傅”人才培养,举办系列消费促进活动,强化美食产业招商推介,落实各级产业扶持政策,优化提升餐饮行业的服务水平,巩固我区在广州美食文化中的核心地位,进一步强化“食在广州,味在西关”的行业影响力。

(一)进一步强化美食地标建设。

深入贯彻落实《广州市岭南文化中心区(荔湾片区)发展规划(2019-2025年)》,研究细化推进美食文化建设工作举措。加快永庆坊、上下九、荔枝湾涌等重点历史文化街区活化提升,加快推进等特色美食街区建设,构建美食新高地。支持悦汇城、领展广场、恒宝广场等大型商业体构建新餐饮消费高地,丰富西关美食产业布局。重点引导社会资本参与上下九步行街升级改造,为老字号等特色餐饮企业聚集发展创造更好的环境。加快推进黄沙水产市场搬迁项目建设步伐,支持项目运营方加快商户导入,力争建设成为荔湾美食消费的网红打卡地。

(二)进一步强化人才培养。

实施荔湾区职业技能提升行动,推进“粤菜师傅”“广东技工”“南粤家政”等重点群体职业技能提升工程,支持职业技能培训机构大力开展“粤菜师傅”合格证书、专项职业能力培训。加强与区内技工院校、职业技能培训机构和餐饮企业的沟通对接,建优建强白天鹅宾馆省级“粤菜师傅”大师工作室,推动建设荔湾区“粤菜师傅”工作室,打造区域“粤菜师傅”培养示范基地。推动“粤菜师傅+文化旅游”发展模式,开展“百厨百店百菜”培育行动,评选一批粤菜名厨、名店、名品,传承推广粤菜文化。

(三)进一步强化消费促进。

充分应用“广州市夜间消费节”“广州美食节”“探索荔湾 寻味西关”“西关美食节”等活动品牌,策划举办一系列餐饮促消费活动,讲好荔湾美食故事,提升荔湾美食影响力、美誉度,引导扩大餐饮行业消费,提升餐饮消费市场活力。结合广东省美食消费促进月活动,重点做好2021年广州国际美食节荔湾分会场活动,深入打造“餐饮+”概念,配合开拓美食节新领地制高点,促进饮食文化传播,扩大名店名菜名点口碑效应,创新开展系列主题活动,弘扬餐饮文化,活跃餐饮市场,刺激餐饮消费,推动餐饮行业发展。组织老字号企业、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通过线上直播的形式,向市民演示制作技艺,讲述美食历史。以荔湾区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为契机,策划设计以荔湾美食为主题的“旅游+美食”游径,宣传推介西关传统美食文化,推动文化旅游和餐饮消费的相互促进。

(四)进一步强化品牌保护。

鼓励支持老字号企业进行商标注册、专利申请和维权打假工作,设立老字号知识产权重大侵权案件快速维权通道,严厉打击侵犯商标权、专利权、著作权及企业名称、商业秘密等知识产权领域的违法行为和制售假冒伪劣产品等违法行为。探索建立老字号遗址保护的机制,加快抢救失传的手工技艺、重要文献、珍贵实物。深入挖掘老字号和非遗品牌的文化内涵,结合“三馆合一”项目,探索建立老字号和非遗文化博物馆。加强对饮食类非遗品牌的保护工作,支持开展非遗项目申报,进一步壮大我区饮食类非遗项目和传承人数量。

(五)进一步强化安全监管。

毫不松懈抓好餐饮食品安全常态监管,不断完善餐饮安全监管和长效管理机制,全方位推动餐饮食品安全向前向好发展。着力提升网络订餐食品安全,深入推进网络餐饮服务食品安全专项治理,重点检查网络餐饮服务平台是否落实食品安全管理责任,入网餐饮服务提供者食品配送是否规范,是否存在超范围经营、无证经营等违法违规行为,推动网络订餐企业试点互联网+“明厨亮灶”,着力提升网络订餐食品安全。根据省市关于规范使用食品添加剂的指导意见和广州市打击食品非法添加违法行为专项工作方案,持续开展食品“两超一非”规范整治行动。大力开展小餐饮专项整治,进一步压实小餐饮经营者食品安全主体责任,督促其规范加工制作行为,提升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水平。对整改不到位的餐饮单位依法进行加强监管,集中开展查处,切实做到“强化监管一批,查处取缔一批”。

(六)进一步强化招商推介。

充分应用国家、省市主流新闻媒体,以及“广州荔湾发布”微信公众号、官方微博等载体,加强对荔湾老字号和非遗美食、美食技能大赛、“粤菜师傅”工程、“粤菜师傅”大师工作室等宣传推介工作。支持我区企业加快编制《粤菜餐厅西关风情特色服务规范》,打造具有荔湾特色的餐饮标准;引导我区餐饮企业积极参选参评米其林餐厅、黑珍珠榜、必吃榜;借鉴领先的经营理念,打造荔湾美食样板,优化提升我区餐饮产业发展水平。加强与重点历史街区和商业载体协作,联动招商,挖掘一批荔湾传统美食品牌入驻新地标,引进一批有影响力的美食品牌IP,巩固提升荔湾美食文化高地。

(七)进一步强化政策落实。

加大政策宣讲力度,加快各类扶持资金项目的组织实施,主动解读国家、省、市、区等各类产业促进政策,组织企业做好政策申报工作,加快政策兑现进度,缓解企业经营压力,推动企业加快发展壮大。综合引用市商贸发展资金、职工适岗职业技能培训补贴以及电商直播专项产业政策等推动荔湾餐饮企业开展升级改造和创新发展。

(八)进一步强化企业服务。

大力发挥“首席服务官”工作机制,跟踪服务重点餐饮企业和项目,及时掌握和解决企业在生产经营中存在问题和困难。充分发挥区招商稳商联席会议机制优势,构建企业服务绿色通道,为企业发展创造更优质的营商环境。

以上意见可主动公开。

非常感谢你们的宝贵意见和建议,希望继续关心和支持我们的工作。


广州市荔湾区人民政府

2021年7月22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