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丹等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进一步加强白鹅潭商务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建议》(第20222090号)已收悉。我区高度重视,积极组织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交通运输局、市国资委、市林业园林局、广州地铁集团等相关单位认真研究办理,并与您在4月14日、4月18日两次进行电话沟通交流,经综合上述等单位意见,现将有关情况答复如下:
白鹅潭商务区作为荔湾区三大发展平台之一,是荔湾区发展强劲有力的动力源和增长极,正加快构建“3+2”产业体系,形成多产业增能提质、融合发展的经济新格局。近年来,伴随白鹅潭商务区土地整备、城中村更新改造、省“三馆合一”等重点项目的推进,白鹅潭商务区开发体量增大,人口急剧增加,给地区交通带来巨大的压力。您提出“进一步加强白鹅潭商务区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对白鹅潭商务区的发展建设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作为荔湾“一带两区”发展新格局的重要平台之一,我区高度重视白鹅潭商务区的交通体系,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以规划为指引,完善交通基础设施体系
(一)为适应新理念、新定位和新功能,我区2020年对白鹅潭商务区的规划进一步整合和优化。在轨道交通方面共规划13条轨道,规划站点800米半径覆盖商务区约90%的商务办公地块,轨道线网密度为1.9公里/平方公里。以城际铁路、高速城市轨道为骨架,快速直达广佛主要枢纽、重点功能区,高效融入“轨道上的大湾区”;以高速地铁22号线直连白云国际机场、白云站、广州南站、南沙副中心、通达东莞、深圳;以快速地铁25号线直达珠江新城、金融城、黄埔临港商务区,连通广州东西两侧地区;以地铁1号线、11号线环线串联广州中心区各个重要发展区域。道路交通方面,路网密度也由9.53公里/平方公里提升至10.37公里/平方公里,核心区提升至12~14公里/平方公里。其中包括形成9条广佛衔接道路(白鹅潭商务区-南海),较原规划增加3条,较现状增加6条。
(二)为进一步打造更强辐射、更加便捷、更加可靠的绿色智慧交通体系,促进区域交通与城市、交通与人、交通与生态的协调发展,我区于2021年组织编制了《荔湾区交通体系建设发展“十四五”规划》。其中交通体系建设主要任务有以下方面:一是全力打通对外联系通道,强化与佛山南海地区交通衔接,加快推进广佛大桥系统工程、广佛出口放射线二期、广佛同心桥、南漖隧道(玉兰路-港口路)等项目建设。强化与广州其他地区的交通衔接,加快推进如意坊放射线工程一期、城市快捷路二期(东沙-石岗隧道),如意大桥(东桥)等过江通道项目建设,加强荔湾南北片区融合及与其它区的联系。二是构建层次合理的骨架路网,在维持既有骨架路网的基础上,完善区内主次干道建设,提高路网密度,打通断头路,加强与区内重大基础设施及重点建设平台的衔接。加快推进如意坊放射线系统工程(二期)、城市快捷路二期(荔湾段)、白鹅潭大道、东漖大桥拆除重建工程、白鹤沙大桥、沙洛路等项目建设。三是织密片区路网,重新梳理陆居路、新隆沙、聚龙湾片区相应的地块内部路网,完善荔湾区内部道路,提升道路交通整体状况。四是积极配合落实广州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目标,力争完成轨道交通10号线、11号线、13号线、22号线建设,推动线网向佛山等周边城市延伸,完善荔湾区轨道交通网络。五是配合推进公交站场建设,增加公交站场、优化常规公交站点,定期评估并推动公交线路优化,结合城市定期评估、居民使用诉求,推动公交线路优化。六是完善公共停车设施建设,增加公共停车场供给,结合新建用地、加强停车难区域、医院、大型商业设施等配套停车场建设。七是提升慢行交通出行品质,重点打造白鹅潭商务区滨江慢行系统,完善和推进共享单车的投放数量、平台接入率、停车区域、路面单车秩序维护等各方面的规范化管理。八是加强交通治理力度,持续推进区内交通拥堵点的识别与滚动治理,每年完成不少于 6个交通拥堵点治理工作。规划紧扣城区发展短板,基本形成完整的骨架路网体系,能显著改善交通拥堵状况,明显提升全区公共交通配套水平。
(三)今年3月,为缓解白鹅潭商务区城市更新、枢纽建设等开发带来的交通压力,我区开展了白鹅潭商务区轨道交通线网规划优化研究工作,将结合白鹅潭商务区城市规划建设情况及交通发展态势,制定出白鹅潭商务区轨道交通优化研究目标和策略,结合客流需求分析,进一步优化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方案,实现国铁、城际、地铁融合发展,实现区域道路与轨道交通有效衔接。
二、以重点项目为抓手,积极推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一)积极推进在建市政道路建设。我区主动落实属地责任,全力推进市牵头建设项目征地工作,配合市开展社会风险评估等工作。截止目前,广佛大桥系统工程(一期)用地征收工作已完成;如意坊放射线系统工程(一期)征收完成率达67%以上,施工形象进度总体完成约44%,目前正开展隧道主体结构施工;如意坊放射线系统工程(二期)征收完成率达66%;城市快捷路二期(东沙-石榴岗隧道)现已与各用地单位达成补偿共识,争取尽快签订补偿协议,移交全面施工。由我区牵头推进的环翠南路提升工作已于2022年1月完成;白鹅潭大道(花地河-洲头咀隧道)目前正完善项目文物、绿化等保护专章。此外,白鹅潭大道聚龙段、广船段、金桥段目前已同步开展方案编制工作,将随项目主体建设同步实施。
(二)紧密开展过江通道前期工作。如意大桥东桥、同心桥等项目已纳入广州市城市基础设施发展“十四五”规划,为加快推进上述项目落地,我区一方面积极推进城中村的改造,结合城市更新为项目提供建设用地;另一方面积极配合市开展环评及稳评等工作,推动项目平稳实施。其中南漖隧道(玉兰路-港口路)项目建设方案已通过市交通运输局部门联合会审,如意大桥东桥项目建设方案已通过市政府联审决策审议;广佛同心桥工程由佛山市牵头组织实施,我区将进一步配合市交通运输局与佛山市做好沟通对接工作。
下一步我区将继续结合市、区“十四五”规划,加大力度推进市牵头重点建设项目的征收,不遗余力开展牵头项目建设工作,确保各项目按时落地,切实提高白鹅潭商务区交通服务水平,为群众提供优质、安全、快捷的交通服务。
感谢您对白鹅潭地区发展的关心和支持,欢迎您继续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鉴于白鹅潭地区部分规划建设尚处于研究阶段,以上意见免予公开。
广州市荔湾区人民政府
2022年4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