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其明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沙面文物建筑开放利用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2021年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审议通过《关于让文物活起来、扩大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的实施意见》,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文物事业发展的高度重视。2022年5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九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让更多文物和文化遗产活起来,营造传承中华文明的浓厚社会氛围”。您提出的“关于加强沙面文物建筑开放利用的建议”贯彻落实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我局高度重视,积极会同沙面街推动广州沙面建筑群开放利用迈上新水平。
一、抓根本,着力构建沙面治理新格局。沙面街道办事处正在推动形成“历史文化旅游景区、外事接待区、办公区、居民区、商业区”为一体的沙面基层社区治理样板区,实行条块化、分区治理,更好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今年上半年,区政府依托沙面街道办事处探索“全域化”公共服务管理“政府+企业”协同创新合作模式,建立集中指挥、综合调度、快速响应工作机制,学习和借鉴省内外先进经验,强化文物日常管理和活化运营,相关工作已完成评估论证、意见征求、方案筹备、市场调研等流程。下一步,在区委、区政府的有力推动下,沙面历史文化街区全域化服务治理体系将加快实现,将为游客和市民提供更多参观游览场所。
二、抓宣传,吸引社会参与形成新共识。2022年8月31日,沙面街围绕建议提及的两个方向,举办了“延续历史价值,融入当代生活——沙面文物建筑的开放利用”活动,邀请历史建筑研究专家以沿线走访的形式,向市民介绍沙面“老”建筑经过精心修缮后重新对外开放的“新”容貌,让社会各界更加直观地感受文物建筑的艺术之美、利用之好,增强参与保护利用的决心和信心。
三、抓创新,积极探索文物保护新模式。针对社会反映的沙面文物修缮周期长、投入资金大、活化利用难的问题,通过问计专家,我局会同沙面街逐步探索并形成以装修为主的保护利用模式,有效降低审批权限,压缩审批时间,减少投入成本。对保存现状较好的文物建筑,在不干预本体的情况下,通过装修,恢复文物使用功能,使用过程中再根据文物保护需要,履行报批手续,进行局部修缮和保养维护,逐步改善文物安全条件,实现在保护中利用,在利用中保护的良性循环。其中,法国传教社住宅楼旧址、沙宣洋行旧址等形成了可复制的成功案例,对其它文物建筑的活化利用起到了积极的示范作用。
四、抓提升,有效注入文化发展新动能。我局坚持以《广东省文物建筑合理利用指引》《广州市文物活化利用试行办法》为遵循,注重发挥文物经济和社会价值,积极配合沙面街引进符合沙面定位和规划、符合沙面业态布局的有影响力的文创企业进驻,努力实现文物保护与充分利用相融合。在东方汇理银行旧址设立广东省首个“广东音乐家新时代文明实践薪火站”,利用中国盐务副总稽核住宅旧址打造潮州凤凰单枞茶博物馆,英国医院旧址拟创新融合大湾区非遗活动跨区域展示,引入国家级香港籍猛犸牙雕大师及其公司,建造猛犸牙雕博览馆。先后引入传统茶业“大益”、艺术空间“筑茶”、异域礼品“印尼燕窝”、古玩品鉴“阅江楼”、广州幸福嘉幸观檀红木文化艺术馆、ART73艺术生活空间等不同文化元素的商家,致力打造沙面“文化矩阵”,让百年沙面焕发崭新活力。
下一步我局将结合开展荔湾区文物活化利用提升策略课题研究,结合提升沙面业态品质、浓厚文化气息,一并对沙面文物建筑开放利用进行系统谋划。同时加大文物保护专项资金政策宣传力度,争取国家、省市区层面的资金支持,更好调动社会力量参与广州沙面建筑群的开放利用工作,推动沙面这个金字招牌整体提升。
感谢您对荔湾区文化事业的支持和贡献!
广州市荔湾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
2022年11月3日
公开方式:主动公开
抄送:区人大常委会选举联络人事任免工委会,区政府督查室,沙面街道联组。
广州市荔湾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办公室 2022年11月3日印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