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湾区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关于荔湾区政协十六届三次会议第163324号提案答复的函
发布时间: 2023-07-26 来源: 区城管执法局 浏览次数:-
【打印】 【字体:

闫佳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重新论证选址建垃圾转运站及垃圾车停车场的提案收悉。经会同相关单位认真研究,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首先,非常感谢您对城市管理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您提出“关于重新论证选址建垃圾转运站及垃圾车停车场的提案”对我局环卫设施建设有一定的针对性和指导性,我局会将您的建议,纳入以后环卫设施建设的工作中,持续提升环卫设施建设档次和管理品质,不断提高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一、关于“环境保护方面:从区域环境与发展协调角度,按照国家颁布的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相关技术规定要求,《广州市大中型生活垃圾转运站暨主城区环卫停车场布局规划(2020-2035(征求意见稿)》需开展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建议。

您提出的这个建议,我局是同意的。《广州市中大型生活垃圾转运站暨主城区环卫停车场布局规划(2020-2035)(征求意见稿)》是由广州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委托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做的。该规划由广州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负责实施,我局配合。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2021年版),日转运能力150吨及以上的生活垃圾(含餐厨废弃物)转运站环评形式应为报告表,须在开工前办理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审批;涉及环境敏感区的大型停车场环评形式应为报告表,须在开工前办理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审批。因此,如确定在该址建设,广州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会按照相关程序办理环评工作。

二、关于“社会稳定性影响:依据《重大行政决策程序暂行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713号)、《广东省发展改革委重大项目社会稳定风险评估

暂行办法》(粤发改重点〔20121095号)、《关于全面推进和深化我省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的意见》(粤办发〔201515号)等相关文件精神要求,涉及周边群众对项目有意见、反应强烈,可能引发大规模群体性事件的,需要开展社会稳定风险分析、评估工作”的建议。

该建议我局是赞同的,民意调查是新建垃圾转运站的重要环节之一。

据调查,《广州市大中型生活垃圾转运站暨主城区环卫停车场布局规划(2020-2035)》属广州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重大行政决策事项,根据《广东省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规定》必须公示征询公众意见。城管官方网络属于广州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面向全社会开放的政务网站。2022317日,广州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在城管门户网站发出公告于2022318日至415日征询公众意见,公示期间收到145封邮件反对鹤洞大桥与芳村大道东交界东南角拟建地下转运站意见。2022428日,针对荔湾区生活垃圾转运站及环卫停车场规划选址异议,广州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不予采纳。但是,为稳妥推进《广州市大中型生活垃圾转运站及主城区环卫停车场布局规划(2020-2035)》决策事项,结合市民相关意见,广州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现正委托第三方机构开展本规划风险评估工作。

(一)建设背景

随着广钢新城及周边地区的发展,生活垃圾转运处理问题日益凸显。如白鹤洞街,2022年生活垃圾总量20258.03吨,广钢新城及周边小区的垃圾量约12775吨,约占63.06%。目前实际情况是广钢新城没有设置垃圾压缩站,现有垃圾收集房(室内的)2个、露天收运点约8个,每天由荔湾区城市管理机械化作业管理中心安排车辆清运,运往东沙垃圾转运广船垃圾转运站进行压缩近年来,我局分批分量对辖区内的垃圾转运站进行升级改造,主要更新压缩、除臭和降音的设施设备,以提高垃圾压缩量,降低对周边环境的影响。但升级改造的速度跟不上生活垃圾量增长速度,该片区的广船垃圾转运站和东沙垃圾转运站已无法满足更多垃圾处理的需若要运送到其他垃圾转运站,服务半径过大,运输成本高,长远之计,这并不可取。现亟需新建垃圾转运站缓解垃圾转运的压力。

(二)选址情况

据调查,广州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根据《环境卫生设施设置标准》以及《广州市生活垃圾转运站建设指引》,结合服务能力(满足收运规模、便于收集和外运)、用地构成(用地类型如存量低效用地或新增适宜建设用地和用地规模如地块可用面积>4000㎡)、空间分布(布局邻避性和最小成本原则)、行政条件(上层次规划和地块权属)等方面,在存量低效用地和新增适宜建设用地中挑选出满足大中型生活垃圾转运站和环卫停车场建设的布局邻避性、交通可达性、用地面积等限制条件的地块,面积优先选择≧10000㎡,结合用地规划发展布局,最终选定了鹤洞大桥与芳村大道东交界东南角作为大型转运站及环卫停车场合建的集约用地。

根据《生活垃圾转运站技术规范》和《广州市生活垃圾转运站建设指引》,对于设计转运量大于450t,小于1000t的,用地面积小于15000平方米的大型Ⅱ类垃圾转运站,其转运站主体设施与相邻建筑间距不小于20米,相邻建筑为学校、幼儿园、医院、祠堂、住宅或者人员聚集的操场、广场等活动区域时,大型Ⅱ类垃圾转运站与相邻建筑间隔需不少于110米。目前设计的该垃圾转运站主体设施距离和其最近的建筑物(鹤翔小镇创意园和原广钢大厦)大于50米,距离周边住宅小区保利越秀天启约285米;滨江上都广船一期项目约243米;广州滨江上都璇湾约373米;符合《广州市生活垃圾转运站建设指引》规范要求的标准。

(三)项目情况

垃圾转运站是城市重要的环卫基础设施,对于维持城市环境卫生、保障市民健康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据了解,鹤洞垃圾转运站(设计规模800/日)与环卫停车场(停车面积0.4万平方米)合建,将采用全地下式密闭式,建成后地面恢复为绿地,外观与周边环境协调;并实行站内作业,避免作业噪音扰民,并设置负压抽风除臭系统,还采用错峰运行模式,最大程度减少臭气、噪音、交通拥堵等扰民因素,对周边地区的影响降至最低。此外,严格按照设计优化方案,将垃圾转运站的雨污水按规定排放至市政污水管网,最终进入污水处理厂,严禁直接排入江河。关于地下式垃圾转运站,国内已有先例-福州大凤地下转运站,位于原大凤垃圾转运站附近,总面积3400平方米,预留高架用地,实际用地约2850平方米,设计日转运垃圾100吨,可服务周边约4万户居民。从附近居民区收集来的生活垃圾进去作业区后,喷淋、降尘、除臭、负压抽风系统和离子送风系统同时启动,每小时换气可达10次以上。在负二层压缩区,待垃圾箱装满后,先进的压缩设备可自动进行强力循环压缩,采用真空抽吸系统收集渗滤液。移箱系统及时将满箱通过液压举升平台技术升至平面,最后由拉臂车甩挂运输,将密闭箱运输至红庙岭垃圾综合处理场。现场没有轰鸣的机械声,总体较安静;站在卸料区聊天也不需要戴口罩,没有刺鼻臭味;垃圾全过程封闭处理,减少对外界的影响;走过的路面较为整洁,没有显见性垃圾及污水横流的情况。

(四)项目意义

项目建成后,一是解决广钢新城及周边生活垃圾压缩转运能力不足的问题。二是可以优化主次干道和内街巷的城市环境。一方面将减少垃圾运输车辆在路边吊装作业引发交通堵塞、臭气噪音扰民问题发生;另一方面关停一批位于居住区内转运能力弱、市民投诉多的垃圾收集站,从根本上改善市民的居住环境。三是优化收运设施布局,既满足大规模远距离运输的需求,又符合循环经济及环保理念,还有利于环卫收运系统的长远发展。

(五)下一步计划

接下来,广州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将邀请相关专家指导,就选址的合理性进行论证,并会同我局、区住建园林局(交通运输局)、区规划资源分局、区生态环境分局等部门一起研究讨论,广泛征求意见,反复现场勘察,邀请相关专家指导,最终敲定垃圾转运站设计优化方案,尽量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三、关于“交通规划组织:按照《环境卫生设施设置标准》(CJJ27-2012)和《城市环境卫生设施规划标准》(GB/T50337-2018)两个标准,环卫车停车场宜设置在服务区范围内,应避开人口稠密和交通繁忙区域的建议。 

该建议,我局是采纳的,按照垃圾转运站建设程序,交通影响评估必不可少。鹤洞大桥与芳村大道东交界东南角建设垃圾转运站和环卫停车场的工作仍处于选址规划阶段,且正在做风险评估。如一旦确认建设,广州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将严格按照要求做好相关的环境评估和交通评估报告。

再次感谢您对城市管理工作的关注和重视。



                               荔湾区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

                                                             2023714


(联系人:谭飞勇,电 话:66360635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