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湾区水务局关于荔湾区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代表第3027号建议答复的函
发布时间: 2023-12-12 来源: 区水务局 浏览次数:-
【打印】 【字体:

李有坚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进一步推动驷马涌整治工作的建议》(第3027号)建议收悉。我局高度重视,积极组织区科工信局、区住房建设园林局、南源街道等单位进行认真研究办理,并与您在11月24日进行了电话沟通,经综合各会办单位意见,现将办理有关情况答复如下:

  一、河涌情况

  驷马涌见证了广州的悠久历史,上世纪60年代尚可饮用,70年代仍有鱼虾,80年代中仍可游泳。上世纪70年代,驷马涌两岸都是泥土堆砌的防洪堤,周围是农田,种满了通心菜和西洋菜,甚是辽阔。到了80年代,沿岸居民人口迅速增加,生活垃圾与污水过度排放,加上沿岸陆续发展起的大小工厂、作坊排放大量工业废水,使驷马涌变受到严重污染,成为一条“臭涌”,被列为广州首批重点整治的35条黑臭河涌之一。

  驷马涌横跨白云区、越秀区、荔湾区,明涌段长约2.4km,整段呈东北-西南走向,全长约7.7km。

  二、区域存在问题

  驷马涌治理面临多重困难。一是驷马涌流域属老旧城区,流经白云、越秀、荔湾三区,涉及管理单位部门众多,上下游社区构成复杂;二是排水管网以合流制为主,污水通过市政路合流管直排暗渠,雨季开闸排涝后渠箱积存污水及垃圾直排明涌和珠江,严重影响明涌沿线水体水质以及居民生活环境;三是由于渠箱同时为驷马涌流域唯一的排涝通道,设置污水截污闸也阻碍了雨水排放,排涝与排污需求矛盾尖锐,如不及时打开截污闸,渠箱上游内涝风险极大。

  三、驷马涌治理措施

  (一)坚持科学治水,坚持问题导向

  以流域为体系、以网格为单元,精准施策、推进科学治水工作。按照系统治水、源头治水的思路,有序推进非正常排水口整治工程、驷马涌流域清污分流工程、公共管网完善工程、排水单元达标创建工程等,并同步打造海绵示范片区,构建滨水环境整治骨干体系。

  1.实施流域范围排水单元达标创建工程及配套公共管网工程,荔湾区驷马涌流域排水单元达标创建工程、增埗河流域排水单元试点工程、东风西路以南片区清污分流工程、东风西路以南片区排水单元达标创建工程现已基本完工,正在进行局部查漏补缺工作。工程完工后将进一步提高流域范围分流制比例,减少溢流风险,同时缓解片区内涝问题。

  2.打造驷马涌海绵城市建设示范片区。驷马涌流域本底硬化面积较多,老城区人口建筑、密度极大,绿化占比较少,流域存在历史易涝点,应对暴雨能力偏弱,水生态脆弱,河涌水质存在反复。我们在面对这些已知的“硬骨头”时并没有选择绕行,而是向最难点宣战,彰显了广州治水人的决心与信心。我们从流域全局出发,结合片区现状,以问题为导向开展片区海绵措施建设。在中心老城区,贯彻老城市新活力理念,以“绣花”功夫绣出人民城市,结合周边彩虹桥周门片区微改造、西华路小学排水单元达标创建、口袋公园建设等项目建设,实施“源头减排”等海绵措施,让周边更多更广的居民群众实实在在的感受到海绵措施效果,更能体现出海绵城市建设的示范效应。

3.构建驷马涌滨水环境整治骨干体系。驷马涌现状场地人车混行,我局现正在开展驷马涌滨水环境整治工程,建设范围为驷马涌明涌段,起点彩虹文化广场,终点南岸路。本项目充分考虑驷马涌现状场地条件和历史人文特点,以绣花功夫,寸劲活化,还岸于民。项目有序规划步道,沿线设置澳口文化广场、村口记忆广场、龙舟观景平台等节点,留存场地记忆,增强使用功能,打造岭南特色滨水生活空间,诉说具有驷马涌特色的西关故事,发挥滨水环境社会效益。

  (二)坚持河长领治、部门联治

  构建四级“河长制”体系(市级河长1名、区级河长1名、街道级河长4名、村居级河长8名)。同时动员社会团体参与治水,积极发挥学校、民间监督作用,联合汇龙小学“小河长”、涌边群众“民间河长”和热心居委代表巡查监督治水情况。2022年驷马涌民间河长、汇龙小学校长梁丽珠荣获全国“最美巾帼河湖卫士”,是广东省唯一获此殊荣的民间河长。

  四、治理成效

  驷马涌治水历久弥新,成果共享重在惠及民生,经过科学治理、系统治理,驷马涌已于2017年基本消除黑臭,河涌水质及底泥已有明显改善。

南源街道已成立护河党群服务队、南源街道河涌保护志愿服务队等多支队伍,今年下半年已在澳口社区选址建设党建引领基层治水驿站,营造人人亲水、爱水、护水、节水的良好氛围。

  五、下一步计划

  下一步,我局将为进一步巩固黑臭水体治理成效,将按计划推进已建、在建水务项目进度,并按照建管并重要求,落实日常管理措施。

一是进一步结合项目计划以及驷马涌实际的整治需求,经充分论证后,开展驷马涌整治工作;二是大力配合相关街道,开展强化党建引领工作,凝聚基层治水合力;三是加快推进环市西路、站前路、荔湾路、康王路周边区域配套公共管网完善工程,进一步完善片区公共管网;四是落实排水单元达标长效管理机制,确保源头雨污分流效果。

  感谢您对我区水务建设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欢迎您继续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专此函达。



                                                                                                                                                                          广州市荔湾区水务局

                                                                                                                                                                              2023年12月4日

(联系人:赵鑫,联系电话:81978573)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