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专栏 > 荔湾聚焦 > 活力荔湾
数字经济发展成效显著
发布时间: 2022-09-28 来源: 区科工信局 浏览次数:-
【打印】 【字体:

(图:荔湾区全区5G网络深入覆盖)

  党的十九大以来的五年,荔湾区坚持新发展理念,全面落实省、市关于发展数字经济的决策部署,坚持强化数字经济核心引领作用,积极探索数字经济新业态、新模式、新路径,加快布局新型基础设施,大力发展软件与信息服务业等数字经济核心产业,促进互联网、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就。

  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按下快进键

  通信基础设施建设持续发力。大力推进5G基站建设,截至目前全区累计建成5G基站4225个,实现主要城区5G网络连续覆盖。持续推动千兆光网覆盖面扩大工程,实现重点政企区域、小区超千兆业务接入能力。重点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实现校园信息化环境全面覆盖“6个100%”目标。公共设施建设升级提速统筹推进智慧灯杆试点建设。全面推进以“一杆多用、共建共享”为理念、集成5G等新技术的智慧灯杆试点建设,从试点开始构建智慧灯杆的建设、标准、管理体系,积极探索可推广可复制的经验,目前已建成智慧灯杆120座,高清视频监控覆盖全区。对各重点单位、场所视频前端全面高清化、智能化升级,接入广州市视频云平台的一类监控点位数量达到4514个。

  数字产业化驶入快车道

  数字经济产业营收突破百亿大关。党的十九大期间,全区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业、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发展势头良好,2021年在唯品会集团等数字经济龙头企业带动下,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业、软件和信息服务业营收突破百亿大关。2022年上半年,软件和信息服务业总营收29.66亿元,增速65.7%,占全区GDP比重4.2%,拉动GDP增长1.1个百分点。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取得重要突破。2022年以来,荔湾区按照“一个定位、两大引擎、三大平台”的发展思路和2022年区主要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取得重要突破,为实现荔湾区有质量的稳定增长和可持续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强劲动力。2022年上半年,“3+5”战略性新兴产业同比增长2.3%,其中,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装备与机器人增加值超两位数增长,分别同比增长14.6%和14.2%。创新主体培育成效显现。实施育苗计划,加强对企业培育和扶持,推进企业高质量发展。党的十九大以来新增新三板挂牌企业3家,目前有上市企业5家,新三板挂牌企业6家。全区高新技术企业数量从2015年的44家增长至2022年的265家,涌现了名创优品、唯品会、广药集团等中国500强企业。唯品会入选中国创新50强,名创优品被评为广州独角兽创新企业。

  产业数字化跑出加速度

  工业互联网建设持续深入荔湾区大力发展工业互联网,支持工业企业“上云上平台”、建设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广州裕申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承担了广东省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建设引导资金扶持项目,其建设的面向PCB行业的标识解析二级节点已通过省通信管理局组织验收。广药白云山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项目已完成所有项目建设,目前已实现与国家顶级节点互联互通,接入3家企业节点,注册量超过1.1个亿,解析量超过3700万,完成2个标识解析集成创新应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稳步发展。稳步推进大型企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升级,广州卷烟厂已完成生产线智能化改造,广州工控集团逐步实现数字化转型。推动企业“上云用数赋智”,落实“上云上平台”政策,开展政策宣传,支持区内企业“上云上平台”认证。创新载体建设有序推进。完善平台体系,组织开展重大技术攻关。全区目前共有研发机构150家,其中国家级工程中心1家、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2家、省级工程中心34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8家、部级或省级重点实验室7家。积极推进辖区内科技企业孵化器及众创空间的发展。现有市级以上孵化器24家,众创空间8家,其中国家级孵化器2家、国家级众创空间2家、省级孵化器1家,孵化器孵化面积达到28.5万平方米。阿里云创新中心、粤港澳中药产业研究院等新型研发机构实施建设,国家金融实验室金羊研究院、全国股转系统(新三板)华南基地等创新平台启动运营。一批前沿技术、新专利等创新成果实现较快转化,为制造业创新转型提供重要平台支撑。

  数字化公共服务迈上新台阶

  荔湾区以“互联网+政务”创新为重要突破口,以数据治理和数据应用为主线,高标准高质量打造“数字政府”改革建设荔湾样本。推进信息系统平台集约化,以“呼应”平台为基础平台,整合市12345热线、区网格化服务和区已有的32个业务系统数据,拓宽政务数据维度。完善“呼应”平台功能,以“呼应”平台为底座,开发“企业呼”功能模块、“为侨服务”功能模块、特殊人群管理模块等系列特色应用,为各职能部门提供“可感、可视、可控、可治”的数字化治理手段,提升各职能部门数字化治理能力。跨层级、跨部门协同联动能力大幅提升。探索数据良性循环机制,荔湾区“呼应”平台现已汇集来自省、市的329个库表共存储数据13亿条,形成可利用数据共8亿余条,推送到各职能部门和街道共享数据1亿多条,为搭建“穗智管”区级城市运行中枢提供坚实的数据基础。电子化商事服务优势突出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改革,以“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创新服务模式、优化办事流程、减免办事材料。开办企业“一网通平台”上线运行,实现开办企业最快0.5天,“一网通办、一窗领取”新模式。推行全程电子化商事登记服务,推出“办税易10条措施”,拓展“人工智能+机器人”“互联网+行政许可服务”全程电子化服务,全区行政许可网办率100%,“最多跑一次”率100%,“办事不用跑”率97.4%,行政时效压缩率55.9%,行政权力事项和公共服务事项标准化实施率100%,取消证明事项9项,企业设立登记2小时即可完成。在广州城市治理榜之营商环境榜中,荔湾区“商事改革力”“法治保障度”两项指数位居全市第一名。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