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仁厚直街口袋公园)
(图:村街口袋公园)
(图:康王口袋公园 )
一、背景与起因
为解决老城区绿化景观、配套设施不足等问题,满足市民休闲、娱乐高质量生活需求,荔湾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按照市委、市政府加快实现老城市新活力、“四个出新出彩”具体工作部署,用“绣花功夫”推进公园城市建设,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高水平、高标准、高起点推进口袋公园建设工作。近三年,荔湾区共建设口袋公园29个,其中2022年完成口袋公园建设5个。逐步实现出门见花、推门见绿,让城市“小改变”成为群众的“大幸福”。
二、经验做法
(一)深入基层调研,重视规划设计
自2020年开始,荔湾区住房建设园林局先后召开党组会议、座谈会,传达学习上级文件精神,及时研究解决重点问题,确保口袋公园建设工作扎实推进。荔湾区住房建设园林局领导及相关工作人员多次深入街道及社区,调研周边居住环境,甄选出适合打造口袋公园的地点。同时深入走访周边居民、企业,广泛听取民意,集思广益。荔湾区参照《广州市口袋公园设计导则》等相关指引,结合实际从布局、模式、管理与维护等方面编制《荔湾区口袋公园(邻里花园)设计导则》,不断优化口袋公园规划和设计理念。
(二)挖掘当地文化,突出建设主题
荔湾区深挖内部潜力,利用城建开发中遗留的“边角地带”,精心打造了“五脏俱全”的口袋公园。在完善公园服务功能的同时,充分挖掘城市文化、社区文化元素,因地制宜突出岭南文化、科普、党建、历史人文、体育健身等主题,进一步增强公园亲民性、互动性,推动公园焕发新活力。其中,2021年建设的康王口袋公园,采用青砖、镂空镶瓦、趟栊门等传统要素进行搭配,仿古景观亭可供游人停留休憩。场地内设有竹简形景墙,雕刻康王路历史文化及爱国将领康保裔的故事,将优秀中华文化与园林景观完美融合;2022年打造流花路村外街口袋公园,搭配种植乔灌木数十种;设置市民雕塑、文化石、宣传栏和健身器材;彩绘墙上亮出本地居民传承千年的“张王爷诞”文化名片,成为展示“老社区、新活力”的窗口。
荔湾区口袋公园建设在优化人居环境的同时,也为周边居民群众增加了更多可供休憩、活动的优质场所,成为当地最靓丽的一道风景线,增强了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