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专栏 > 荔湾聚焦 > 文明荔湾
“绿马甲”典型帮扶案例
发布时间: 2022-09-29 来源: 区人力社保局 浏览次数:-
【打印】 【字体:

(图:“绿马甲”专员为阿群提供就业服务)

  案例一:

  阿群是荔湾区户籍人员,女性,年龄44岁,原在佛山某公司从事流水线生产工作,今年1月由于疫情原因生产经营困难,阿群也因此失业,同时办理了失业登记和就业困难人员认定。由于年龄较大、学历偏低,同时又要照顾年幼的儿子和家庭,再就业很困难,不适应市场上再就业的条件,仅靠丈夫微薄的收入维持,家庭生活经济困难。“绿马甲”就业服务专员在跟踪到阿群的情况后,多次推荐就业均难以实现的情况下,就业服务专员队伍针对类似案例定期召开讨论会议,对就业困难群体量身定制适合的就业方案,对于阿群的情况,服务队为其找到区内国有企业金升物业公司,匹配招用就业困难人员社保补贴和岗位补贴由企业提供就业岗位并降低相关应聘的标准,经协商,金升物业公司同意为阿群提供物业服务的保洁岗位,由于提供的岗位是保洁,阿群初始觉得岗位的层次较低对于入职该岗位,心里落差较大。因此,就业专员和金升物业公司为使她走出思想困境,让她体验实际工作岗位的性质,岗位发展的方向,薪酬待遇的前景,通过一系列的辅导,最终阿群走上该岗位,除了每月有相应工资,还落实购买社保、相应工作的补贴和工会福利等待遇,让以后的退休生活也有保障。目前阿群对该岗位工作感到满意,上班距离较近、上班时间合适方便照顾家庭,又能获得一份稳定收入,家庭生活情况也得到了很大的改善。

  案例二:

  谢先生,荔湾区石围塘街失业人员,男性,52岁,患有精神二级残疾,一家三口住廉租房,妻子从事保洁工作,儿子在地铁从事常规工作。谢先生因患有精神二级残疾,不能晚上上班,很难找到合适自己的工作,且现在年纪也比较大,在找工作的时候受到一定的限制。虽然谢先生有很强的就业意愿,但因曾经从事安保工作被发现有精神残疾后被工作单位拉黑,谢先生对再就业已经失去了信心,且不愿意再找工作,导致谢先生已经很长时间没有工作收入了,生活也越来越困难。街道就业服务专员得知情况后,对其进行“一对一”的就业跟踪帮扶,积极为其寻找与推荐合适的就业岗位。在就业服务专员的鼓励和支持下,谢先生如今已经在龙洞跟保洁公司签订了单位的灵活用工合同,并上班了近半个月,且这份工作只要谢先生愿意做,都可以一直做下去,因此谢先生对现在这份工作非常满意,同时也非常感谢就业服务专员这段时间的关心和支持。

  案例三:

  林女士,逢源街华贵社区就业困难人员,女性,36岁,2021年初丧偶,独自一人抚养两个未成年儿子,2021年3月申请低保,靠低保金维持生活,家庭经济十分困难。虽然林女士就业愿望强烈,但由于要兼顾2个小朋友学习生活,一直未能找到合适的工作。街道就业服务专员得知情况后,对其进行“一对一”的就业跟踪帮扶,积极为其寻找与推荐合适的就业岗位。但由于林女士的工作时间要兼顾家庭,难以通过市场渠道找到合适她的岗位,在多次推荐岗位均无法实现成功就业的情况下,街道就业服务专员积极为其匹配合适的公益性岗位。2022年2月,逢源街发布空缺兜底类公益性岗位(保洁岗位),街道就业服务专员认为林女士非常符合该岗位要求,积极推荐其到该公益性岗位工作,最终林女士于2022年4月1日成功进入广州市荔湾区逢源街道综合服务中心的公益岗位,从事保洁工作。林女士觉得这份工作既能照顾家庭,每月又有社保和固定收入,对此感到十分满意。

  案例四:

  我区充分发挥政策对促进劳动者就业创业的重大作用,积极向辖内用人单位宣传各项就业创业补贴政策。今年年初,我区就业服务专员在向广州市芳达建设工程有限公司宣传就业困难人员补贴等就业补贴政策时了解到该公司有适合就业困难人员的就业岗位,根据具体岗位要求,积极向该公司推荐符合条件的3名就业困难人员,并成功帮助该企业在今年1季度申请吸纳就业困难人员社会保险补贴和岗位补贴,帮助企业降低了用人成本,支持企业在新冠肺炎疫情反复的不利影响下实现持续发展。

  案例五:

  今年年初,失业人员梁先生到我区办理失业登记业务,我区就业服务专员了解其情况后,积极向其宣传了目前广州市的就业创业补贴政策,梁先生得知相关补贴政策后非常感兴趣,并表示有创业的意向,在我区就业服务专员的跟踪帮扶下,梁先生于今年3月注册成立了广州汇盛货运代理服务有限公司,目前每期均在网上申请办理创业社保补贴,无需出门即可享受到社保补贴,每月都能为其减轻不少的成本负担。梁先生对我市就业创业补贴政策及我区就业创业服务工作表示极大的赞许,对我区就业服务专员优质的服务态度感到非常满意。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