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应急管理局:栉风沐雨勇担当 砥砺奋进保民安 ——荔湾区“三防办”工作侧记(图)
发布时间: 2020-06-10 来源: 区应急管理局 浏览次数:-
【打印】 【字体:

图一:杨行发主任(中间)和同事在开展三防工作.jpg

  (图:区“三防办”主任杨行发同志(中间)和同事在开展三防工作)


  多年来,在荔湾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市“三防办”以及原区水务农业局、现区应急管理局的业务指导下,区“三防办”全体同志防汛防旱防台风众志成城,凝心聚力保平安,连续十年未出现因“三防”事故致使人员伤亡,确保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被誉为遮风挡雨“西关人民保护神”。

  这是一项党政领导时刻牵挂于心的“民心工程”

  今年以来,陈小华书记、毕锐明区长、林隽常务副区长、顾伟星副区长等区委区政府领导多次亲临“三防办”督导检查全区三防工作,区主要领导亲自带队到北江大堤一线落实防汛巡查工作,时刻绷紧防范重大灾害这根弦,主动把握工作规律,始终抓住关键环节,每年区主要领导亲自主持区三防会议已成为常态,据不完全统计,十年来市区共投入4100多万元“三防”配套资金对辖区内河涌水闸、泵站和近江防洪堤岸修整等,强化各项措施和物资保障落实,打好防汛防台攻坚战,严格落实三防工作责任制,建立党政领导、技术人员、管护人员责任“三本台账”,做到“四个确保”、“五个落实”,强化水务、气象、应急、住建等部门和街道社区的协调联动,加大督办问责力度,为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以及防灾减灾救灾提供了有力保障。

  这是一支竭诚为民无私奉献的光荣集体

  区“三防办”现有工作人员3名,都是党员,文化程度全部大专以上,平均年龄47岁以上,自1985年建立之日起,就是一支拥有“团结、务实、创新”战斗精神和优良传统的先进集体。每逢汛期,全员压上,不忘初心党旗红,有呼必应践使命,以过硬的工作作风和扎实的工作成效确保荔湾安全度汛。2017年底,市印发新的三防应急预案,要求各区根据市预案修编区的三防应急预案,全市11区中有10个区找科研机构或大学院校编制,编制费用约30万元左右,为节约区三防经费,在广州市“优秀党员”区三防办原主任梁耀松同志带领下,上下一心,攻坚克难,自己动手修编预案,调研了全区103条河涌和低洼易涝点,了解全区89座水利设施和三防储备情况,经历4个月时间编写好初稿后,又历时2个月5次修改调整,终于经专家论证后报区政府审批印发。近年来,随着城市防汛标准不断提高,三防办又主动与市对接,加快防汛指挥体系建设,完成了三防视频监控系统的高清化升级,建立健全了区“三防”应急指挥中心信息系统建设等设施和7项制度预案,虽然近年超强台风“天鸽”、“山竹”等极端天气频发,但我区没有发生因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事故,也没有出现大面积内涝,反映出荔湾区三防体系建设成效显著,得到了市区三防指挥部和群众的一致好评;三防办战斗集体功不可没,区应急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黄汝灶同志也多次在局党组、局务会上要求全体党员向“三防办”同事学习,学习他们有呼必应、无私奉献的精神。

  这是一群对党忠诚勇于担当的“三防”卫士

  “三防办”工作人员敢于无私奉献,勇于担当,其敬业助人精神和感人事迹如南国红色木棉花一样层出不穷,有目共睹,让人敬佩。

  如“三防办”主任、党员杨行发同志发扬连续作战的作风,自今年5月16日晚上保障我区小学生复学开始,历经“5.22暴雨”(小时雨强超历史极值)考验,至26日本轮强降雨结束,在办公室应急值班指挥协调日以继夜连续奋战了10个难眠之夜,以至于家中小孩晚上打电话说:“爸爸,你再不回来,我都记不清你长什么模样了!”此情此景,让这位曾在部队服役16年的“硬汉子”不由得热泪盈眶。

  又如毕业于广东工业大学工学学士、党员叶俊贤同志充分发挥自身信息工程专业优势,十年如一日,每逢汛期遇紧急情况都响应市区领导要求,坚持24小时坐班三防应急指挥中心,在协调公安视频监控,完善防汛信息系统、制度和应急预案功能上充分发挥了重要的信息骨干作用。他说:“三防”人每逢汛期应急,都习惯了半夜出门妻子或家人担忧的眼神,他们能做的只是将手机提示音调小一点,起床的动静声再小一点。

  还有如江枫、江毅滨、吴荣基、潘杰谦等三防办值班人员,他们服从组织分工、工作成绩突出、综合表现良好,他们同样是荔湾“三防”战线上甘于奉献的无名英雄。

  昂首挺立木棉红,英姿飒爽傲苍穹。荔湾区三防办全体指战员决心如南国木棉一样坚守西关,争做羊城好卫士,时刻听从党和人民召唤,保持枕戈待旦、快速反应的备战状态,练就科学高效、专业精准的过硬本领,发扬英勇顽强、不怕辛劳的优良作风,召之即来,战之必胜。正如杨行发同志在三防值班时微信报平安有感而发为同事亲友鼓劲之言:荔湾平安是我们连续奋斗的最大慰藉,广州平安是我们应急人的共同心愿。向继续战斗在一线的逆行者们致敬,你们辛苦了!愿风调雨顺、江河安澜、人民安乐。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