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彩虹·‘塑’说非遗”技能培训进社区活动(组图)
(图:万以琚老师授课现场)
(图:彩虹街道开展非遗技能“广州泥塑”培训进社区活动)
广州泥塑与陶塑、灰塑并称为“广州三塑”,是一项具有广州民情风俗的特色手工艺。秦汉以来大量人口迁移到岭南,泥塑也随佛教、道教等传入广东。2006年,泥塑成功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从新石器时代启航,泥塑艺术在历史长河中已走过漫长的岁月,但依旧散发着耀眼的光芒。以泥土塑形,以神采点睛,匠心巧手,挥就大千世界。
为促进非遗工艺传承,提高政策的宣传力度,带动就业创业积极性,助力就业高质量发展。7月29日下午,彩虹街道党群服务中心联合荔湾区人力资源职业能力建设中心开展了非遗技能“广州泥塑”培训进社区活动。
本次活动邀请到目前国内顶尖的错觉艺术家、国际知名3D地画大师、广州泥塑第五代非遗传承人——万氏兄弟的双胞胎哥哥万以琚老师为辖区居民现场授课。课堂气氛活跃,万老师幽默诙谐地介绍了“广州泥塑”的特色、起源和制作过程,还分享了他的创作理念在于把非遗文化、广彩广绣、广州花城、西关情怀和3D艺术的相结合,充分体现出广州泥塑的特色,同时让大家感受到岭南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通过老师详细地讲解和实操演示,让居民群众了解到广州泥塑的制作过程分为挖泥、练泥、捏塑、烧坯、彩绘五个环节,以雕、塑、捏、贴、刻、印、彩为主要制作技巧来制作出成品。短短三小时的体验课转眼就过去了,学员们意犹未尽,纷纷表示通过这次街道搭建的平台,使他们获益良多,对广州泥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既能锻炼动手能力,又能提高学习兴趣,还能提升就业技能,真的太棒了!非常期待以后街道可以多开展此类活动,使群众受益!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