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长者助手
廉洁荔湾
当前位置: 首页   >  综合要闻

【荔湾红色印记】从“甲工”走向革命的红色学子——周文雍

发布时间:2021-10-18 11:29 信息来源:荔湾党建
浏览量:- 浏览字号:

1.png

  头可断,肢可折,革命精神不可灭。

  志士头颅为党落,好汉身躯为群裂。

  这是革命烈士周文雍在广州起义失败被捕后,在囚禁他的第十一监狱的墙上,写下的一首壮烈的绝笔诗。

  周文雍,又名周光宏,是广东省开平人。1905年出生在一个知识分子家庭。曾就读于素有“红色甲工”美誉的广东省立甲种工业学校机械科。受杨匏安等学校进步人士的影响,周文雍接受革命进步思想,积极投身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之中。在校期间,他参加了新学生社和社会主义青年团,被选为学生会主席,同时任团支部书记。中共三大召开以后,他与大批党团员遵照党的指示加入了国民党,并担任了国民党第三区分部(甲工)执委,对国民党的改组起了推动作用。

  1924年7月,周文雍参加领导洋务工人开展罢工斗争,迫使帝国主义者取消了侮辱中国人民的《新警律》。在此期间,他掌握时机,帮助青工团结群众,成立了青年工社,并建立了团支部,推动了青年工人运动的发展。同年,周文雍因代表学生会抗议“甲工”校长萧冠英在学生中实行的奴化教育而被开除,但他在离校后仍坚持自学,提高文化和技术水平,继续领导广州地区的学生运动。

  1925年,周文雍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此后几年间,他全身心投入工会组织和工运工作,曾组织和发动洋务工人参加省港大罢工。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之后,他不畏个人安危,坚持革命斗争。为了响应中共中央把革命斗争转向公开的号召,周文雍亲自出面组织召开了工人代表大会,决定于10月22日举行全市总罢工。11月,在一次反对汪精卫、陈公博等的请愿示威活动中,周文雍不幸负伤被捕,后经党组织用计谋将他营救出来。他脱险后,顾不得养伤,便又全身心投入到了广州起义的工作中去。

  广州起义失败后,周文雍遵照党的指示,和中共广东区委妇女运动委员会委员陈铁军假扮夫妻,在西关荣华西街17号二楼建立秘密机关,并与其他同志一起,把各工会的工人纠察队和会员秘密组织起来,建立广州工人的地下武装。1928年2月2日,由于叛徒的出卖,周文雍和陈铁军在广州酝酿“春骚行动”(春节期间发动工人举行骚动)时,不幸被捕。

  周文雍被捕后,敌人用“放飞机”、“坐老虎凳”、“插指心”等酷刑逼供,他宁死不屈,并把敌人审判他的法庭当做宣传革命的讲坛,慷慨激昂,痛斥国民党反动派镇压人民的种种罪行。2月6日,周文雍和巾帼英雄陈铁军一起,在广州红花岗上英勇就义,把青春、爱情和生命都献给了革命事业。

  周文雍,优秀的共产主义革命战士,他用自身实际行动彰显了共产党人的铮铮铁骨和信念追求。无论在革命战争年代还是社会主义和平建设时期,“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精神追求”,始终是共产党人安身立命之本,始终是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

2.jpg